第312章 行轅前移(第2/3頁)

漢部海軍的強大毋庸置疑,伽揶、出雲、九州這種小國也不需要派出多少軍隊,大概揮師一萬就能夠直接攻滅,不會對漢部在中原的戰事有過多影響。

“既然百濟要試探,那就如泰安所言。”劉彥其實也是惱火的狀態:“選擇其一攻滅之後,派出人手前往百濟,要求增加雇傭軍的數量!”

呂議站立起來揖禮應:“諾!”

劉彥看向了呂泰,說道:“此次作戰便由恒安為主將。”

呂泰內心既是苦澀又是興奮,總之非常復雜,也是站起來揖禮應:“諾!”

伽揶、出雲、九州都是小國家,可是再小的國家不也是國家嗎?能夠滅掉一國對於一個武人而言是種榮耀,就是……呂泰覺得自己被邊緣化好像成了習慣啊?

對於朝鮮半島那邊的事就告一段落,真正重要的還是中原。

劉彥所在的府邸沒有經過擴建,那是因為根本就沒有必要,他們已經開始在向青州之外的區域擴張,再來是中樞的位置根本就沒有確認,建造宮闕又是為了哪般。

事實上劉彥表態不守成之後,接下來漢部的近一步擴張就已經成為必然,沒有人會認為下密會是一個國家中樞的好地方,具體會在建國之後於哪作為都城,那就得看實際情況。

沒有確認都城的位置,劉彥又不是那種喜愛享樂……暫時也沒有資格享樂,那麽以漢部目前的情況而言,造宮闕就是浪費財帛,又沒有那麽多的勞力可以浪費。

在決定攻下整個徐州之後,漢軍主力已經開始向彭城開拔而去。

彭城之前已經被漢軍攻擊了數次,不過那個時候是練兵為主,基本上就是留下彭城沒有大肆進攻,彭城郡的其余區域不知道被橫掃了多少遍。

漢軍主力再次發兵彭城,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事情發生了,那就是王基、王鸞以及郭氏一族,另外就是其余的將領、文臣,他們得知漢軍再次殺來,二話沒說帶著石遵放棄彭城,是選擇退往豫州。

庾翼本來還想看一場曠世大戰,來到彭城時卻發現城樓之上已經飄蕩漢軍旌旗,這一情況讓包括他在內的東晉一方人等苦笑之後相續怔怔出神。

漢軍的騎軍自然是不會任由石遵等人安然離去,追擊一路一直到睢水邊上截下了跑得慢的石碣趙軍,因為石遵和那些重要人物全部渡河,被留下的人十分輕易就被迫歸降。

該是冬至節前夕,戰報傳回下密,正式確認徐州全部歸於漢部,而這個時候劉彥其實已經移步泰山郡。

劉彥逗留的地方叫奉高,距離泰山約有四十裏左右,邊上是汶水下遊。

因為前一次大火所致,實際上奉高包括其周邊就是一片白地的景象,要是去到野外甚至看不到殘存的樹林,有的只是一片片被燒得光禿禿的地皮,可見當時的火勢有多大。

泰山實際上是一片山脈,得益於有汶水間隔開來,當時的泰山五嶽僅有一嶽被火勢波及,其余四嶽安然無恙。

奉高目前是殘垣斷壁的模樣,並不適合作為大軍駐營之地,軍隊是在殘破的城池邊上,位於汶水之邊安營紮寨。

作為首腦的劉彥向西邊移動來到前線,預示著漢軍接下來主要用兵會是在兗州方向,對於這點最為高興的莫過於蔣幹。

參與會盟的慕容燕國使節團已經回去,東晉使節團的庾翼是以個人身份留下,全班逗留的就是冉氏秦國與張氏涼國。

蔣幹與謝艾,他倆僅是帶著一些隨從就跟著來到泰山郡,使節團余下的人是被留在下密城。

“漢軍主力征戰徐州之後是返回下密休整。”謝艾看了一眼不遠處的劉彥,再看看周邊一片的白雪皚皚,哈了一口熱氣搓了搓手,說道:“漢軍主力沒有開拔前來,事情會怎麽樣還未有定數。”

蔣幹當然知道這一點,可他堅持認為既然劉彥移動過來泰山郡必然會有下一步動作。

對了,不管是蔣幹還是謝艾,他們並不知道之前已經有漢軍開始滲透兗州方向,僅僅是知曉漢軍的動作很頻繁。

奉高的不遠處有一座山,它的名字叫龜山,是在汶水北岸。

劉彥此時就是在遠遠地眺望龜山,旁邊的另外幾個人則是在看凍結成冰的汶水。

冬季真的不是一個作戰的好季節,不止是天氣冷的原因,主要也是物資會顯得匱乏。過來奉高的漢軍數量並不是太多,只是八千的禁衛軍以及兩萬不到的其余部隊。這些部隊中只有很少一部分的騎軍,畢竟泰山郡這邊是多山地的地形,來騎軍純粹是浪費。

“我們並沒有掩飾自己的行蹤,石虎必然已經知曉。”桓溫好像比較怕冷,有著良好的保暖衣物再加上皮草鬥篷,卻是看著依然顯得萎萎縮縮:“如君上這般膽氣,哪怕無法引得趙軍大肆來攻,也該會有一些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