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驕傲的理由(第2/2頁)

當今之世的東方國家十數個,能夠有統一戰袍的國家軍隊不多,越是擁有漢文化的國家(勢力)就越講究軍隊的戎裝統一,那就造成張氏涼軍、晉軍、漢軍、高句麗軍、李氏成漢軍擁有統一的戎裝,其余的石碣趙軍、慕容燕軍、拓跋代軍、匈奴諸部等等胡人則不講究。

另外必須說的是,冉氏秦軍也一直在追求統一戎裝,可冉閔才占據關中沒有多久,一再殺戮破壞了原本脆弱的生產體系,導致有心統一戎裝的冉閔根本就辦不到。

然後是李氏成漢的軍隊,要說起成漢的漢化程度真的是相當之高,再來就是川蜀自古就以織布之盛聞名,李氏成漢也才有足夠的國力來統一軍隊的戎裝。再來是很詭異的一點,那就是李氏成漢軍隊的戎裝也是上紅下黑(或灰),反倒是自認正朔的晉軍卻是穿白色戰袍,完全沒有正朔該有的樣子。

只要熟悉歷史必然知曉一點,自兩漢軍隊追亡逐北以來,但凡自認為正朔的朝代,哪一朝不是使用紅色作為主體?

一方軍陣嚴謹再加上服色統一,另一方只是簡單的湊堆和五顏六色,兩方還沒有開始作戰在心理上就出現了分別。

孫伏都剛才是在查看漢軍的擺布,期望能夠尋找到破綻。他看了一圈發現桓溫擺出來的陣型十分普遍,就是一個又一個小型的軍陣結合而成的魚鱗陣。

魚鱗陣就是像魚鱗一般一片又一片地層次感,若是全步兵會是一種梯次防禦的陣型,左右兩翼被放上騎兵之後則會變成一個攻守兼備的軍陣。

孫伏都雖然是羯族人,可他也懂得陣型,比較可惜的是雖然懂卻擺不出來,無關於他的動手能力,主要是手底下的士兵沒有經過長年累月的訓練。

“進攻!”

東平郡這邊的石碣趙軍有著多數的騎兵,他們又是進攻一方,那麽只能是揮軍而上。

孫伏都有仔細辨別過,再加上相應的情報,知曉對面的漢軍弓弩手數量僅有三千左右,那可是一個再好不過的消息,畢竟石碣趙軍可是被漢軍的強弓勁弩給射怕了。

戰場的情勢在一開始還是老套路,進攻的石碣騎兵進入到三百步的距離就被漢軍強弩兵遠程打擊,不過因為桓溫麾下遠程打擊部隊少,實際上損失是在石碣騎兵的忍受範圍之內。

新套路是發生在桓溫和謝安撤回本陣,該是有一千左右的大劍士身穿重甲手持大闊劍,踩著整齊的步伐邁出本陣形成人墻。

看到那一幕的孫伏都略略錯愕和意外,之前漢軍一貫的套路就是組成盾陣再配以槍陣,這一次竟然改戰法了?

石碣騎兵在接近漢軍一百五十步時,不止強弩在漫射,連帶強弓也是飛矢如雨一般。等待他們接近漢軍八十步以內,漢軍為數不多的連弩兵也加入射擊,刹那間遭遇的箭矢更多。要是三百步到一百五十步的折損程度是一的話,一百五十步到八十步就是三,八十步以內卻增加到了五,而那只是不到三百的連弩兵加入攻擊。

首批被投入沖陣的五千石碣騎兵,他們迎著劈頭蓋臉的箭雨悶頭沖,折損掉近千人才算是踏入二十步以內,每一個騎跨在戰馬上的石碣士兵都是一副猙獰表情,他們付出那麽慘重的傷亡不就是為了抵近嗎?他們堅信只要能夠抵近肉搏,就會有勝利的希望。

站立成排的大劍士,每一個都是側身反握大闊劍,劍身是向後擺。這樣的姿勢可以十分順手將大闊劍往前攪,手掌稍微翻轉一下就能變成正持劍柄。他們在蓄勢待發,龐大的身軀外加一身厚重的甲胄,自然無法缺少那柄誇張的巨劍,使人看去十分有力量感。

沉重且頻繁的馬蹄聲越來越近,戰鼓聲轟然奏響,由兩萬多人吼出的“漢軍威武”響徹曠野,出了本陣蓄勢待發的大劍士緩緩下蹲成為一個站馬步的姿勢,石碣騎兵沖近的一刹那揮出大闊劍。

那一刻,大闊劍揮動出去倒映的寒光爆閃,那一片片的寒光中是被斬成兩段的人和馬屍體不斷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