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在下王猛(第2/3頁)

冉閔聽得一愣,愣神之下久久沒有開口。

“……”王猛也愣了,等了一小會又說:“君上有言:彥聞閔有意求得軍械,備下若幹……”

冉閔一直是沉默的狀態,不為那些軍械的數量而有改變。他在想劉彥為什麽會有第一個問題,並且認為自己的回答將影響到什麽重大的事情。

其實劉彥那樣問有兩種理解,冉閔所想的是劉彥在招攬,畢竟劉彥馬上就要建國稱漢,問冉閔是否有恢復強漢之心著實令人不得不多想。另外的一層含義是,劉彥責問稱王後的冉閔好像忘記了曾經的理念,畢竟冉閔進入關中之後的行為與之前宣揚存在巨大的差別。

王猛還在那邊說話,直至將自己應該講的話全講完才忐忑地看著冉閔。

冉閔之前又派李顯前去漢部,李顯沒有見到劉彥,是九卿之一的呂議來招待李顯。

毫無疑問的是,冉閔派李顯前去是為了尋求支援,能有軍隊支援最好,沒有援軍就尋得兵甲器械上的援助。

冉閔得到的回復是劉彥同意了援助,冉氏秦軍急缺的成品箭矢就有三十萬,箭鏃五十萬,戰刀一萬,槍頭三萬,弓三千,皮甲三千,鐵甲五百。這些軍械是會走長江,再從巴蜀進入關中。

現在有個問題擺在了冉閔面前,他該怎麽說服李氏成漢的現任皇帝李勢同意讓軍械借道而過。

李氏成漢在李壽當家作主的時候是有意交好劉彥,但是換成了李勢之後來了個三百六十度的大轉彎,從有意結交轉為莫名仇視。

冉氏秦國與李氏成漢從一開始的關系就不好,等待李勢成為李氏成漢的當家人依然不好。

之前李氏成漢與張氏涼國的關系是友善,李勢上位之後還沒有與張氏涼國那邊有什麽接觸,卻不知道態度有沒有變化?

冉閔想了想還是得拜托張駿幫忙,但他一想起張駿卻是無比火大,原因只在於他屢次向張駿求援沒有得到回復。

張氏涼國在東面的軍隊一直沒有增加,金城依然是張氏涼國在東面最重要的軍事重鎮,他們是以金城作為橋頭堡在入侵羌族棲息的地盤,入侵之後一直是燒殺搶掠的姿態,並未有真正進軍石碣趙國腹部的跡象。

現今的冉閔怎麽都覺得自己被張駿利用了,並且還是被利用得無比廉價和徹底的那種,原因只在於張氏涼軍不增援戰事吃緊的潼關和曉關,還有傳聞說張駿不斷向西域增兵。

事實情況也真的是那樣,張駿目前的側重點就是討伐西域,張氏涼軍目前已經殺到車師古國附近,很快就要攻下高昌進入龜茲區域。他們在西域的開拓其實也不是那麽順利,主要是遭遇到了匈尼特人也在向西域擴張。

匈尼特人也被稱作匈人,但絕對不是什麽匈奴人。他們的族群來源沒有個具體的說法,比較可信的是源自曾家的大月氏後裔,也就是貴霜王朝人種。

冉閔對於張氏涼國既是生氣又是無奈,生氣是在於冉氏秦國戰事緊急,作為有明確盟友關系的張氏涼國不派援軍,但張氏涼國也不是什麽都沒有幫助冉氏秦國,至少在糧秣的支援上就沒有過中斷。

“說完了?”冉閔面無表情地問了一句,隨後盯著王猛看了一小會,再次開口說話,只蹦出一個字:“信。”

王猛這一次沒有再磨嘰,從誇大的袖子裏面掏出一個看著精致的長型金屬盒子。他當然是沒有能夠親手交到冉閔手中,一個稱孤道寡的人怎麽可能會親自與外人有接觸,是由一名宦官去拿再轉交冉閔案頭。

完成使命的王猛再次行禮之後方才告退。他是屏住呼吸才走出大殿,往階梯下面邁步的時候,沒忍住往後看了幾眼。

冉閔定都是選在長安,稱孤道寡之後自然是住進了古宮殿。

王猛所看到的景色是經過一番修繕,墻壁重新被粉刷,破損的階梯則是第一時間修補完畢,身後的宮殿大概也是修繕的第一序列。

【國勢微妙之下,宮闕作為第一優先序列……冉秦恐怕未能有所發展。】王猛這樣想可不是因為剛才被冉閔嚇到心生怨恨:【相比而言,漢部是優先發展民生,等待確認建國才有修建宮闕計劃。聽聞君上不欲大建,理由是當前疆域未有一處都城合適?】

劉彥一直沒有大肆建造宮闕還真的就是處於沒有理想都城地點,他覺得最合適的是雒陽(東漢稱雒陽,曹魏才改為洛陽),要麽則是在長安,反正青州這邊就真的不適合作為司隸所在。

之前有人認為廣固城不錯,廣固城的舊稱叫臨淄,而臨淄是曾經齊國的首都。

要是劉彥只有割據的心思,臨淄作為都城還真的有其歷史底蘊,問題是要是有一統天下的野心臨淄則就顯得太過偏僻。

一個國家的都城選址可不能胡來,需要考慮到基本盤、地域、戰略位置、交通、等等無數個問題,更為重要的還有糧食來源,畢竟作為都城必然是會成為一個人口眾多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