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怎可無掙紮

不管是“君子之澤,五世而斬”,還是“富貴不過三代”,講的都是因為後代的教育方式不對所導致的沒落或是惹了災禍。

庾翼這一次北上本不想鬧出太大的動靜,僅僅是希望安安靜靜地帶著家族中的孫子輩,到漢地觀看一些先輩創下的功績。他到長江邊上遇到眾多家族的人時,那一刻就覺得很不好,有心不想與之同行卻抹不開一些交情。

天下自永嘉之亂後就動蕩不止,近些年來胡人的運勢一再下降,漢家後裔又有成為中原主宰的趨勢,對於長江以南的眾多世家來說是心情非常復雜。

造成漢家後裔沒落的原因很多,不完全是因為長久的內亂導致,還有社會制度上走入歧途,比如九品中正制的出現就讓上層階級固化,出生在定品好的家族不需要努力就是高官坐得富貴永久,底層哪怕是再怎麽努力都難以有晉身之資。這樣一來,不需要努力就能獲得想要的一切哪會當回事,不當回事的同時不會去努力獲取知識,由一群豬領導的國家只能是發展成為豬圈。

長江以南的那些世家心情復雜就在於漢國的崛起變得勢不可擋,郁悶在中原獲取優勢的事情與他們無關,無法去進行利益角逐。更值得他們憂慮的是國家實際上與新晉崛起的漢國不可能共存,必將是一方消滅或是吞並另一方。

晉軍無法戰勝胡人,胡人面對漢軍的時候一敗再敗,簡單的換算題誰都會做,那麽應該怎麽來保證利益不受到侵害就很值得講究,也許提前進入漢境發展會是一個不錯的主意。

“那些人蠢。”庾翼來到瑯琊已經有半個月,今天帶著家族後輩來到曾經始皇帝勒石刻字的地方,迎面吹拂是帶著腥味的海風,目光注視的是一次又一次拍擊礁石的海浪:“他們沒有漢國的戶籍,憑什麽拿著地契去找官府索回土地?”

站在庾翼周邊的人不少,全是一些家族的家主或是話事人,他們不久前收到消息,漢國並不承認那些地契的合法性。

“是啊。”吳郡許家的家主許煉就順著話說:“地契並不是漢國官府簽發。”

拿地契到漢國官府想要索回土地的人有不少,據他們所知是沒有一個達到目的,一些人繼續胡攪蠻纏,有人則是想要出錢購買,不管是什麽方式卻都沒有獲取哪怕一寸土地的所有權。

漢國的處理方式令相當多的人感到不安,他們急需探清漢國究竟是個什麽意思,才有了這一次北上之行。

“並不是無法獲取土地。”來自江夏的張氏族長張權有那麽點意味深長地說:“前面那些先行北上的家族,有不少獲得了土地。”

說的是元朔二年北上的眾多南方家族,前去的大多是一些正值壯年的家族子弟,絕大部分是進入軍中效力,一部分無所得,一些是考核之後成為某地官員或是小吏。

張權說有人獲取土地,專門指加入軍中的那一批人,被選取入伍就是至少五畝,獲取功勛還有相應的賞賜。

五畝田對於能夠稱為世家的人來說是少得可憐,哪個能夠稱為世家的家族不是手裏握著大量土地,張權特意說那個,是自認為尋找到了一條在漢國的發展之路。

“漢國最重軍功。”庾翼不知道想到了什麽,充滿感慨地說:“任何強國都極重軍功。”

一家人知道一家事,東晉小朝廷這邊光有軍功沒什麽用,沒有品階的家族有人立功也是沒用,甚至可以說滿腹經綸在面對投個好胎面前屁都不是,庾翼會感慨,那是非常清楚自己所在的那個國家連一點強國的影子都沒有。

能夠在長江以南擁有世家身份的家族,他們無一例外都是有某個祖先在陳群制定九品中正制時身有官職或是爵位,由此成為九品中正制的受益者。

他們既然是利益獲得者,也是利益既得者,那麽說什麽都希望制度能夠保持下去。

不知道是誰先開口,眾人的話題就轉到了漢國的制度上面,一番談論下來越說越亂,原因是出自漢國制度本身。

漢國看著是采取了三公九卿制,但這個三公九卿制究竟是先秦時期那個,還是西漢或東漢的那個?

“看漢國的國策,是先秦制度無疑。”許煉不等有人反駁,立刻往下說:“二十等爵的嚴格執行,造就一批軍功貴族,他們的數量在漢國最為龐大。”

按照斬獲敵軍就能得到崛起的制度來看,軍隊裏的貴族數量最多,他們是漢國的武力基礎,何嘗不是最有影響力的一批人?按照通常的理解方式,一個群體的話語權和影響力足夠,那麽就能決定國家的走向,軍方掌握話語權的情況下就會形成一個軍國主義的國家。

西漢時期的三公九卿制還有點軍國主義的影子,只是比起秦帝國時期要淡了很多。到了東漢時期的三公九卿制,因為東漢光武皇帝得世家和豪強之助才最終登上帝位,實際上東漢的三公九卿制已經向世家掌權的方向改變,變成豪強政治,去掉了軍國主義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