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冬去春將來

始皇帝橫掃六合一統中原之後,不知道出於什麽心理很快下令全國城池拆除城墻,同時各處的關隘也是逐漸拆掉。他在國內布置的軍隊也不多,主要是將軍隊調往南北的兩個邊境,國內是各郡縣以當地服兵役的本地人來充當戍衛主力,僅是有極少數的秦人將士作為主官。

曾經的秦帝國都城鹹陽,建設之初就沒有規劃城墻一說,開始是出於什麽樣的理念不太好說,有個說法是規劃城市的商鞅認為鹹陽周邊地形就是天然屏障,又有秦軍善戰都城不需要由城墻來保衛。

“臨淄是一座臨時的都城,日後都城會移往它處。”阿香是臨淄令,不知道是上面示意還是自己的意思,謝道韞到來後她過來了。她對謝道韞提出的問題覺得有必要解答:“一開始是覺得都城的範圍會一直擴展,城墻的存在會有諸多限制。後面軍隊一直拒敵於國門之外,就更不需要城墻了。”

謝道韞對於漢國堂堂都城的主管人是名女子感到萬分的詫異,上古時期女子當官是常態,可是從西漢之後女子也就會充當宮城女官,其余官職再沒有女子的位置。她真沒有想到劉彥統治下的漢國,會來一次打破常規的“復古”。

阿香是漢國郎將李匡的妻子,目前女子嫁人會冠以夫姓。外人對她的稱呼該是李氏,因為有官職的關系會直接稱呼不帶姓氏的官名。

冠以夫姓是全世界多數主流國家的一種習俗,華夏大陸這邊是維持到民國被終結,一些“兩治”之外的自治政府區域則保留下來(如香港、澳門、台灣),同時不管是歐洲還是美洲的主流國家,女人嫁人之後也是冠上夫姓,可見女人婚嫁隨夫姓真不是什麽歧視。

“隨時會從臨淄遷走?”謝道韞好奇問:“那會遷往哪裏?”

這個阿香就不太清楚,近期就有關於遷都的議題被提出,倡議的那些人認為臨淄太過偏於國家的東面,不利於中樞對地方上的控制。另外是覺得都城應當選擇在國家的正中心,或是像之前的西漢、東漢、曹魏選擇擴張的那一面來選擇都城所在地。

“不該是從都城周邊的地形作為優先嗎?”謝道韞所知道建康之所以會成為都城,一方面固然是建康有發展基礎,更多是建康周邊有天然屏障。她想到了什麽似得,說道:“漢軍已經攻克石碣都城襄國,聽聞漢王下令不準毀壞宮闕?”

阿香給出了肯定的答案:“是有這樣的命令。下令的人不是王上,是左丞相。”

其實按照冉閔的本意,是想要放火將那些看著富麗堂皇的宮闕付之一炬,理由是宮闕不但是來自於民脂民膏還是民族血淚灌注而成,應當學曾經的西楚霸王項羽將之燒毀以正公道。

紀昌是可以直接給軍方下令,他的那道命令卻是得到了劉彥的首肯。他考慮的是劉彥從來不願意耗費民力物力來建設享樂之所,君王日子過得簡樸是好事,可君王居住場所不氣派則就拉低了一個國家的威嚴,既然石碣已經建立起來,漢國也就能拿來用。

劉彥的想法卻是,既然是建設起來了,且不管要不要去住,耗費了民力物力建好的東西就不要輕易毀掉,毀了除開是以正視聽還真沒有什麽其它用意,更是一種浪費行為。

“啊?”謝道韞再一次詫異:“漢王要搬過去住?這樣會被罵……罵吧?”

“王上沒有說要搬過去。”阿香對謝道韞的印象好了一些,理由是謝道韞都還沒有嫁過來就會為夫家考慮。她笑著說:“倒是有關於都城會遷往關中的說法,卻不知道王上會怎麽考慮。”

漢國的版圖一再擴展,從曾經的長廣郡一地,先後光復整個青州,又拿下徐州、兗州全境,冀州、豫州也是光復大半,乃至於司州都快全境收復,臨淄作為都城真的是太過靠東。

一個國家的行政中心不能太偏僻,會對太遠的地方掌控力不足夠,再來是各個地方的錢糧等稅收總歸是要上繳中樞,離得遠了不止是損耗,還是天大的麻煩。

關於將都城遷到關中的說法並不是事出無因,劉彥個人上的傾向也是比較鐘意以長安為都城。他有這樣的想法不止是長安周邊有著諸多天然屏障,是以長安為都城的幾個朝代都相對強盛,再有就是未來漢國肯定要向西進行擴張,那麽都城坐落長安不止對向西擴張有利,實際上也能夠對征討草原起到一些便利作用。

臨淄現在人口該是有四十余萬,因為成為都城的關系早就不是只限於原有的臨淄地界,是將周邊原有的縣也納入都城體系。大約是北至西安(大約是現代桓台移動十裏),西到昌國(現代淄博市),東含巨澱湖,南抵臨朐,占地範圍比一個小一些的郡地皮還要廣。

範圍太大人口不多,造成的現象就是沒有密集的建築物,導致謝道韞以為自己進的根本不是一座城市,是在平常的鄉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