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強大既是真理

不管是早有預謀,還是倉促反擊,雙方剛才都是倉促射箭,被命中的人很少,喪命的人也不多。

徐正當然沒有死,不過他的身上還真的插了兩杆箭矢,要不是身上將軍級別的甲胄防禦力足夠好,可真的是要交代在這裏了。

戰場之上已經爆發出震天的吼叫之聲,晉軍聽到“漢軍主將已死”的呼聲,且不管漢軍主將是不是真的死了,他們就是瞬間進入狂暴狀態。

漢軍這邊依然沉靜,將士們聽到敵軍的喊聲並沒有發生騷亂,不是說士卒沒有被謠言沖擊到,是不管己方主將有沒有死,反正主將死了還有戰場副將會接任指揮,就是副將死了也還有行軍長史,甚至是行軍長史也死了不也還有一層層以下可以替補的將領嗎?

說到底,劉彥在建設漢軍的時候就一直在杜絕軍隊成為某人私軍的可能性,軍方將領沒有可能長期統率同一支部隊太久,基本就是誰得到什麽任務前往某個地方接收哪支部隊,真正長久不被抽調走的只有那些中低層的軍官,中低層的軍官形成了一支軍隊的指揮鏈,他們聽從軍令來有所行動也就是了。

劉彥的建軍理念造成一種現象,那就是漢軍會顯得很教條和刻板,不過這樣對於漢軍沒有壞處就是了,畢竟那些將領只有極少數出身有文化底蘊的家族,沒有足夠文化底蘊的將領想玩計謀什麽的,可不要玩得太難看或是弄巧成拙才好。

沉默中的漢軍給人一種不動如山的感覺,不為外物所動,不因不知真假的消息而亂,接受的教條就是有什麽軍令就執行,刻板到近乎於是深入骨髓。

晉軍真的就是全軍出擊,所導致的就是方圓一二十裏到處都有晉軍活動的身影。他們在呐喊在奔跑,步伐有快有慢之下很快就自行脫節,跑得最快的晉軍士卒都能看到對面漢軍的五官。

不止一個晉軍士卒在看到漢軍士卒的表情後會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明明漢軍的主將都被殺死了,可為什麽漢軍士卒看著卻是無比的冷漠,半點沒有驚慌失措該有的樣子?

沉默有時候比呐喊更有力量,至少是在當下漢軍的沉默就給予沖鋒中的晉軍帶來無與倫比的壓力,那些跑得飛快的晉軍士卒會下意識地放慢奔跑的腳步,內心也是每隨著一次邁步而增添一絲的忐忑。

晉軍雜亂的喊殺聲中,漢軍首次發聲,那是由鼓聲先行帶動,隨後五萬左右的士卒在同一時間高喝“漢軍!”,頓一頓之後,五萬左右的士卒再次齊聲高喊“威武!”。

漢軍整齊的呐喊聲瞬間壓下了晉軍所發出雜亂的聲音,對於晉軍士卒來講就好像是天上突然壓下一片無形的威壓,迫使他們情不自禁停頓腳步。

回到本陣的謝石已經調整好戰馬,他發現前方的己方將士被漢軍的氣勢壓迫得停止沖鋒,急促聲吼:“擂鼓,擂鼓,擂鼓!”

不知道多少面的牛皮鼓被擂動,一片“咚咚咚”的鼓聲大作,那些被震懾住的晉軍士卒才算是回過神來再次邁開雙腿。

竭盡所能要為己方取得至少是內心優勢的謝石,他看到漢軍的表現後心裏其實升起了深深的無力感。

“漢軍……著實強大。”孫綽根本無法掩飾內心的喪氣:“是他們沒有思想,還是我們所有的圖謀都事先被預料,早就將可能發生的事情通告全軍?”

歷史上再精銳的部隊,只要是主將完蛋都會出現混亂,更別說晉軍這邊打了一套“組合拳”,但漢軍真的像是由無心無肺的士兵所組成的軍隊,他們所有的圖謀可以說根本沒有影響到漢軍,倒是己方的士卒的士氣有鼓舞到。

“不可能的……”謝石才不願意相信漢軍真的不為所動,他用著堅定的表情說:“哪怕是事先有做準備,漢軍的軍心士氣也必然遭受影響,只是我們目前的推力還不夠大,再加把勁就好了。”

對於東晉小朝廷的將領來講,戰爭中使用什麽手段都是謀略中的一部分,狡詐等於聰明,無恥等於心有韜略,越狡詐越無恥其實才算是合格的統帥。

事實上,華夏文明的戰爭史裏面,不擇手段和各種陰暗才是主流,也就是狡詐、陰暗、狡猾等等只要能夠達成目標的手段才被當成智慧,差別就是陣營站在哪一邊,上當了會罵,成功了會贊揚。相反是秉承君子之風的守約和守信才是愚蠢,並且是無比的愚蠢。

並不開玩笑的講,不管是真實還是虛幻,千年第一妖的諸葛亮就是華夏智慧的化身,發明地動儀的張衡、整合並成功弄出造紙術的蔡倫、等等一批發明家並不代表智慧。在西方……那些會發明和改進技術的人……算了,不說也罷。

謝石已經決定要將智慧發揚到底,很快晉軍又得到通知,友軍在壽春和當塗已經取得大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