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博弈無處不在(第2/3頁)

“維持現狀啊……”劉彥想了想也是該這樣,又說:“休養生息,絕不能使文景時的無為而治,有為而治則依賴於百官,監察百官成為首要之務。”

紀昌聽明白了,想要監察百官的話,漢國的禦使大夫人選就該早早確定,然後是禦史中丞、侍禦史、監禦史也該補齊,再來就是廷尉府的事情了。

“臣舉薦庾翼為廷尉,謝艾可為禦史中丞、王簡為侍禦史、崔悅為監禦史總署。”紀昌是斟酌了很久才有這些人選:“只是庾翼那邊……”

庾氏一族之前就提過,他們僅是留下部分族人,等待漢國光復長江以南就要乘船出海,以闔族之力攻打林邑國。

“寡人以為庾翼會欣然上任。”劉彥還是挺欣賞庾翼,包括庾氏一族敢於向外開拓。他笑著說:“闔族向外開拓,於大漢有一高官,不是對庾氏一族有利嗎?”

紀昌也是笑了,什麽闔族向外開拓的事並不顯得稀奇,華夏歷史上這樣的事情可不要太多,夏朝是怎麽回事很難考究,可是光殷商末期就有相當多的家族向外奪地建國,多庾氏一族一個算不得什麽。

禦史中丞是駐在皇宮,侍禦史負責彈劾中央和皇宮一切事,監禦史是中央派到地方各郡負責監督郡守的禦史們。

謝艾現在是武職,但人家卻不是一個只能當武將的人,他是儒門學子,有很高的才學造詣,為人謙和有禮,個性卻有剛直不阿的一面。他今次率軍攻克建康,爵位晉升是一回事,官職上也要有合理的安排,當禦史中丞是一個很不錯的決定。

王簡在石羯趙國當過不少官職,最為頂峰時期是冉氏秦國的尚書令,應付起侍禦史一職絕對是沒什麽難度,紀昌舉薦他的理由也是非常簡單,他歸附漢國之後立場堅定,還能起到牽制桑虞那邊的作用。

崔悅是清河崔氏一族的族人,原先是在石羯趙國為官,官至司徒左長史、關內侯、新平相,石虎率眾遷徙之後轉投漢國,在漢軍克定冀州時清河崔氏出了不少力。

另外不得不說的是,清河崔氏與博陵崔氏是同出一宗,追述起來要到秦漢時期,季子後裔崔意如任秦國(都今陜西鹹陽)大夫,封東萊侯。到了漢朝,崔業襲爵,居於清河。崔業的弟弟崔仲牟,則另居於博陵安平,後分衍出博陵安平房、博陵大房、博陵第二房、博陵第三房等支派。此即為博陵崔氏之始。東漢以後,博陵崔氏與清河崔氏俱為山東望族。

劉彥對紀昌的舉薦感到很滿意,漢國現在出現了不少利益集團,一些平衡肯定是要做,什麽樣的人安插在什麽位置就成為掣肘和平衡的關鍵。

“這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紀昌直言不諱地說:“王上治國離不開他們,只是不要形成惡性內耗才好。”

漢國現在的政局其實挺復雜,這個與劉彥光復漢家舊土的速度太快有關。因為地域的不同,出身門第上面的區別,概括下來大體是會分成兩個大派別,也就是北派和南派。

北派又分為世家與寒門,分為魏郡桑氏、博陵崔氏、長廣紀氏、東牟蔡氏、清河崔氏、太原王氏、平原王氏、趙郡張氏、中山郭氏、長廣李氏、長廣騫氏,等等不下於三四十個能為世家者。這些家族大多是在胡人統治中原時期崛起,僅有長廣紀氏、東牟蔡氏、長廣李氏、長廣騫氏是劉彥崛起才跟隨發展起來。

南派幾乎沒有寒門,除開呂議所在的江夏呂氏之外,無外乎就是桓溫、謝安、袁喬等等那些出身東晉小朝廷治下家族的延續。

對了,除了那些家族之外,還有一個武將的派別,大體上就是以冉閔、徐正、呂泰等等人為核心,像是桓溫和謝安也能算是武將派別的一部分。

漢國會這樣誰都沒有辦法,誰讓劉彥是崛起於微末,從長廣郡開始征戰,打下如今遼闊疆土。其實哪怕不是劉彥崛起於微末,早期身邊追隨的人也會形成一個集團,然後是隨著開疆拓土又接納進來無數個集團。

劉彥知道紀昌盡管說得直白卻是一點不錯,人分群體是永遠無法制止的事情,從原始人到日後不管社會發展成為什麽樣,只要有人就會出現集團,所要注意的就是不能讓他們鬥到損害國家。

休養生息不止是針對百姓,怎麽去理清楚世家,又怎麽去分配國家官職,諸如此類都是停止大型戰事之後劉彥該做的事情。

“王猛現如今是在何處為官?”劉彥可沒忘記這個丞相之才,得到答案之後又問:“政績如何?”

“先任豫州一縣之長,後調冀州渤海郡南皮,頗有建樹。”紀昌知道劉彥很刻意在培養王猛,知道劉彥並不是真的不知道,是想借自己的口來進行一些安排,也就說:“今歲查勘考核,可擔任一郡郡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