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夷州(第2/3頁)

“將校不會缺少房舍,登岸士卒只好搭設帳篷。”伏偉說著停了下來,站立身軀等待港口主官靠近,互相行禮之後,問道:“可有收到中樞文書?”

主官叫黃艾,應了聲“自然”,眼睛看著快要鋪滿海灣的艦隊,問道:“五千士卒是立即登岸,還是?”

“肯定是馬上登岸,船只還得回轉揚州再次運輸士卒。”伏偉拍了拍自己的大腿,沒半點客氣地說:“若是歇息場所準備妥當,還請派人引路。”

黃艾當即就笑著說:“長途航海剛上岸就是這樣。”

伏偉給了一個白眼,要不是顧著形象就想蹲下了。

艦隊會在夷州休整兩天,還不是擔憂大多數的人受不了,預備入侵西南半島的漢軍說白了就不是純粹的海軍,很多人也就是只會遊泳,受不了太久的海上顛簸。

真實的情況是,哪怕是內河水軍的士兵,到了海上服役也不會好到哪裏去,一切只因為內河航行和海上航行雖然都是在水面,可實際上就是兩個概念。

“入駐部隊是中原士卒,還是南方士卒?”黃艾親自領路,路上也就少不了多聊一些:“中原的士卒不太適應南方的氣候,水土不服的現象是個嚴重的考驗。”

漢國不是滅了東晉小朝廷了嗎?僅是在幾大戰役中對晉軍的殺死殺傷比較嚴重,剩下的是以俘虜為多數。建康的朝廷投降之後,正規晉軍的水師全面投降,中樞的決議是收編晉軍水師士卒,會用在對西南半島的入侵上面。

“水土不服很嚴重?”伏偉感到詫異地說:“不是已經在飲食上面下功夫了嗎?”

“暫時還能夠接受,就怕時間一長……”黃艾不斷苦笑:“飲食是有用,可是氣候外加思鄉……不是光飲食能夠改變。”

還是氣候和環境的原因。

例如中原的人長期生活在空氣相對幹燥的北方,來到南方之後對濕氣比較大的空氣不適應。

再來是,每個地方的生態環境都不一樣,就好像是地球人去到天頂星,哪怕是有空氣能夠呼吸,可是對於一些身體機能沒有適應的細菌壓根就沒有抵抗力。

思想更是一個大問題,鄉愁和思念誰會給腦神經極大的負擔,時間短沒有什麽,時間一長明明身體沒病,可在心態的不斷暗示下也會生病。

“那批降卒還在進行重新的整編。”伏偉被黃艾那麽一說真的有些憂慮了:“你這邊盡快向中樞匯報相關情況。若是介時偉還在夷州,會連同署名。”

庾方之聽得翻起了白眼,中原的人會水土不服,難道南方的人就不會?還是說,漢軍的老牌士卒非戰鬥損員需要杜絕,降卒的非戰鬥損員就能無視?

黃艾很直接就走進屋內,對布局熟悉之下早筆墨沒難度:“馬上,艾馬上就寫。”

夷州駐軍建造的房舍與中原那邊並不相同,沒有土坯墻壁,結構上不是木材就是竹子,房屋還會聳高留下一個與地面隔離的間隔。

由於海面上沒有什麽威脅,夷州駐軍在海岸線上並沒有設立太多的防禦工事,僅僅是建造了必要的瞭望台。

夷州駐軍的主要威脅是腹地方向,原住民太過神出鬼沒之下,駐軍不得不將駐地周邊的植物清理幹凈,弄上籬笆墻的同時,沿線也要設立崗哨。

“沒辦法像故鄉那樣,這邊的蛇、蟻和昆蟲太多太多了。”黃艾說的是為什麽第一層要與地面留下間隔:“咱們又不能學那些土著住樹頂或山洞,借鑒大陸那邊的諸越和諸蠻造房子是一個很正確的決定。”

伏偉就說覺得怪異又是有點印象,被黃艾那麽一提示,才想起嶺南那邊的蠻人可不都是這樣造的房舍嘛!

“這邊只是蛇和蟲子,江州的那邊有龍。”庾方之說的龍並不是真的龍,是華夏南方一些小型的鱷魚,比如“周處除三害”中的揚子鱷。他略感好奇地問:“怎麽沒有在房舍周邊撒上石灰或是硫磺?”

“經驗啊,經驗!”黃艾一臉的苦逼:“這不是對南方不熟,對夷州更加不熟,已經派出船隊回大陸弄石灰,去倭列島征繳硫磺了。”

石灰防蛇、蟻對於華夏苗裔並不陌生,硫磺也有相應效果則是與倭列島有交流之後才知道。

“倭列島?”庾方之愣了愣神,後面才恍然:“的確,倭列島那邊有大量的硫磺。”

沒什麽值得大驚小怪的地方,倭列島是個多火山區域,不但金、銀儲藏量驚人,硫磺因為有硫磺島的存在還真不缺。

中原王朝與倭列島交易原材料最鼎盛的時期是在有宋一代,當時大宋制造火藥的材料就是依賴於倭國的進口。

“不止硫磺啊,人也能從倭列島弄。”伏偉已經昂躺在木地板,漫不經心地說:“那幫半開化的矮子,用來對付完全沒開化的蠻子,一樣是在山林裏非常靈活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