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該懂的都懂(第2/3頁)

伏良繼續顫巍巍地杵著拐杖站著,等待伏壽接下來的解釋。

“該是多蠢,才會在明知有相應回報的時候去幹那些不自量力的事情。哪個家族能出多大的力,哪怕是只有一個家族知曉,也不能超出自己能做的極限。”伏壽目光掃視那些還在懵懂的人:“不懂,就安安分分地聽著,別讓自己成為貨真價實的蠢貨,為家族招惹承受不起的禍端。讓你們來,是要你們統計家族在自己所需的前提下,拿出能拿的那些積蓄。”

大堂之內開始“嗡嗡嗡”地響,討論的事情無所不有,還不懂的人會有明白事理的人去解釋,再不懂只需要計算能拿得出的份量,後面才是統計各自能拿出多少。

“那就十一萬石和一萬兩千金。”伏壽不得不確認一次:“不要有什麽偷奸耍滑,要是出事,事發之前不用別人,老夫會親自殺死那個蠢貨。”

“好啦,好啦,都明白了。”伏良純粹是拿自己的年紀在當資歷或資本,對伏壽說:“咱們現在是不是該將東西擺出來,動靜鬧得大一些?”

伏壽是很幹脆地擺著手:“東西備下,不要去幹嘩眾取寵的事,有人來接受直接奉上便是。”說著還用嚴厲且略帶兇狠的目光盯著伏良。

人不是不能能蠢,但別蠢到以為自己很聰明還聽不進明白人的勸,伏壽早知道家族裏有一些蠢貨,召開族會不是為別的,是知道捐獻會有回報之後,理所當然該計算每一房出多少力,事後土地的分配又該是各房拿多少。

一個家族就是由眾多有血緣關系的人聚合而成,像是伏家這種後知後覺的家族太多了,他們會有各自的選擇,在這麽一個事件上的表現,後面將會被“圈裏人”拿來作為結交的考量,是該巴結討好,或是和善相處,昂或視而不見,乃至於找到機會蠶食,決定捐獻多少的時候就已經有定數。

對退伍老兵的重新征召,命令傳達下去,每一個縣得到命令伊始,忙碌就變成了主流。

得益於漢國是崛起在一片幾乎與廢墟無異的土地,大部分的人在納入統治範圍之內後,他們是被集中起來劃分區域落地安居。

通俗點來講,只要是有條件的話,劉彥並沒有讓百姓分散生活,是采取了聚攏立寨,漢國登記造冊的一千三百多萬人之中,超過七百萬人就是按照區域的劃分的允許集中起來。

青州的濟南郡,東平陵處於國道不遠之外,寬度四丈的官道之上,人來車往的景象萬分熱鬧。

國道是元朔二年開始按照計劃修建,計劃中是貫穿漢國,東邊以臨淄為起點,北邊以定點到雁門,西邊是到酒泉,南邊是番禹,等於是一條連接漢家舊土範圍內的國道,以國道為樞紐再分岔出一些各地自己修建的道路。

劉彥是將修建國道當成自己一生中必須做的事情,可能到他臨死之前都沒有完成,目前臨淄到鄄城的地段已經進入收尾階段,鄄城到襄國的地段起了個開頭就被迫停止,原因是國家糧食儲備不堪消耗,也是國家將用於戰事之外的余力傾斜到水利的建設。

對了,鄄城是兗州地界,按照計劃是該延續到棘津,利用原有的跨黃河大橋,再向定襄延伸。

國道分有左右民間道路,中間留下一條給官方專門來走的道路,林木是趁著天氣良好帶著妻兒要去探親,他在趕著一頭拉車的黃牛,車上就是坐著懷抱嬰兒的妻子。

左下右上的分道,不再有不分次序的混亂,之前人們根本不習慣這樣的規矩,等待習慣之後卻幾乎沒有去思考帶來什麽便利,僅僅是覺得趕起路來快速很多,麻煩的是每每都要一裏左右才有一個能橫穿過去通行道。

國道中間的一個黑點吸引了林木的注意力,他是在元朔三年的大裁軍中退伍,然後根據安排有了在鄉的公職,又有了名下的薄田,日子總得來說過得還算舒心。

沒結親之前,林木會時不時地懷念其實也沒有經歷多久的軍中生活,有了媳婦之後回憶的次數越來越少,等待媳婦懷孕又有了後代,唯一想的就只剩下怎麽來給自己的血脈多存一些生活所需,導致連袍澤聚會之類的很少參加。

國道中間的黑點越來越近,林木已經能夠清楚地辨認是什麽樣子,看到那名策馬急奔騎士的裝扮愣了愣,他沒有記錯的話,騎士的打扮就是一副鴻翎急使的模樣。

鴻翎急使在西漢就有了,通常是做一些千裏加急的事情,包含傳遞捷報和噩耗的消息,更有傳達中樞緊急命令的任務。

林木沒有聽到那名騎士在馳騁中高喊什麽,還在愣神的時候,遠方又接連出現數個馳騁在國道中央道路的黑點。

“木?”小媳婦注意的不是騎士,是周邊的人或馬車都停了下來:“發生什麽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