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記住這一天(第2/3頁)

當然了,因為劉彥的出現,歷史從公元三四零年就走向了岔道,以後孔子會有什麽待遇……那可真的說不太清楚。

劉彥討厭的是魯儒,並不是整個儒家。雖然他討厭魯儒,可是到了需要用到他們的時候還是得用。

“大漢一直在做集村並寨,除偏遠山區之外,大多數的人口是匯集成鎮。”劉彥臉上掛著莫名的微笑,對剛剛過來不久的呂議說:“魯派的儒生一直說寡人不願意用他們,那是一種誤解。寡人先前是找不到方法怎麽用他們,現在就是到了用他們的時候。”

呂議並不知道劉彥剛才與紀昌都說了些什麽,一來就得到這樣的吩咐是有些茫然,趁著劉彥在翻看關於慕容燕國的情報,也就低聲向紀昌討教。

“人口的增漲問題,王上已經正式同意生育可以得到土地的賞賜。”紀昌覺得這個最為重要,他們之前就有上表過相關的建議,可是那一次被軍方給攪黃了。他見呂議眼睛眯了一下,兩人在對視中完成互相祝賀,才繼續說:“各地關於文化乃是首要,百姓須知是誰將他們拯救於水火,亦是理應知曉胡人統治之下的悲慘,不求百姓變得知書達理,卻該謹記自己乃是何人。”

可能是紀昌說得太隱晦了一些,導致呂議一時半會有些理解不過來。

呂議以為是要展開全民大教育,情不自禁就是蹙起眉頭,心臟也是一揪一揪,覺得那根本就是現如今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現在已經有紙張,是蔡倫搞出的那種,可用於筆墨書寫的宣紙太貴,便宜的黃紙則粗糙不吸墨,導致的是竹簡還是大行其道,重要且文字多的則是會使用絲綢或是白絹。

西漢末年時期,王莽代漢建立新朝,可是很快舉國陷入戰亂,大批典籍被毀是到什麽程度?是一些典籍需要當時的大儒來補全,導致的是有個說法,說論語、周易等一些經書根本就不是先秦原著。

東漢末年的中原先是歷經百余年的諸侯混戰,不知道多少典籍毀於戰火,光是蔡邕被殺破家的時候就有超過兩萬冊典籍被燒,其中孤本不計其數,其余它處的典籍並不知道蹤影的則就更多。

到司馬一家子篡位建立晉朝,也就是前幾年稍微穩定那麽一絲絲,後面司馬一家不斷搞內亂,又是大批的典籍失蹤或是毀於戰火。在歷經“衣冠南渡”的特殊時期,丟失的典籍也絕對少不到哪去。

漢國草建於微末,建國也才短短的七年,底子之薄純屬正常,內心一直在一陣陣心抽抽的呂議,首先想到的就是清剿各地方的世家豪強弄到了多少典籍,其中又是大體的哪些,國朝有沒有辦法進行大批的印刷,突然間看見紀昌用奇怪的眼神看著自己。

“言之,何事如此失神?”紀昌是真的好奇,以為那些魯儒辦不到化胡為漢,不由皺眉:“若有所需,丞相府必不會推脫。”

呂議立刻就是大喜,一連串的要求提出來,像是典籍歸類以及印刷,又該怎麽將師資鋪開,後面苦著臉說:“哪怕如此,教化依然舉步維艱。再則……恐怕會有強烈反彈。”

“什麽反彈?”劉彥剛看完情報,聽了一個尾巴:“為活命自稱漢人,若不想成為一名真正的漢人,寡人不介意再舉屠刀。”

現如今應該是民族概念最為鮮明的時期,畢竟才剛剛歷經種族仇殺不久,誰是哪個民族絕對都是印象深刻。而深刻的印象,是屍山血海所建立起來的。

劉彥說得非常堅決,是真的不介意舉起屠刀。他異常堅定地有一個慨念,亦是清楚現在的社會和環境需求,講不得什麽多民族大團結,國家只要有一個民族就夠了。

呂議立刻就是一陣愕然。

現在是什麽年代?是知識被少數人壟斷的時代,家有文化傳承的人只會傳教於家族子弟,任何有文化的人都不會輕易將知識傳播出去,百姓基本沒有獲取知識的途徑。是從文字被創造出來的那一刻起,一直是到兩宋才算是好一些,但那是經過了多少年?

孔子不論貧富貴賤有教無類地收徒傳播知識,於當時是一種離經叛道的做法,但他打開了一道普通人獲取知識的大門。他之所以成聖,絕不是單純因為統治者的追封,也不是因為創建了儒家,是建立在對知識傳播理念的貢獻之上,也是首個身體力行的人。

紀昌也反應過來了,總算是知道呂議將事情理解錯誤,趕緊地進行一番解釋。

“呃……”呂議立刻反應過來,很是爽快地說:“若是如此,好辦。”

漢國一直在集村並寨,打破了一姓為一村的常態,以血緣成為一個宗族的社會結構早就被結束,是多個姓氏和來自不同地方的人一塊進行安置,本身地地道道的漢家苗裔就和那些只有“漢皮”的人是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