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滅燕之戰(五)

“如所料,慕容恪正在收緊兵力。”

巨大的沙盤周圍站著眾多的人,沙盤是燕國山川地形的縮減版,上面幾個區域插滿了代表敵我雙方的小旗。

因為是縮減版的沙盤,可以明細地看出戰局的變化,比如丘水戰場這邊敵我分布,再比如其它區域的“我軍”和已經探知的敵軍位置。“我軍”方面兵力有詳細且正確的數據,敵軍方面只能確定統帥是誰卻無法做到數據準確。

實際上這個沙盤並不是入侵慕容燕國時才做出來,是早在入侵慕容燕國的行動展開之前就被做了出來,並且不止做了一個。

太尉署在相同布置的沙盤上一直在進行推演,長期的推演之下幾乎將可能發生的事情給“演示”了個遍,僅是記錄軍棋推演的紙張材料就有七八百斤重。

簡單的說,怎麽入侵慕容燕國是早就經過一再的推敲,不是等待軍隊進入預定位置並展開入侵才幹那些自由發揮的事情,是軍隊早對會發生什麽而有預先的方案。

當然了,軍棋推演只是將可能發生的事情進行推研,並不是說戰事的發展過程就真的會怎麽樣,遭遇到什麽樣的發展使用什麽樣的計劃。若是遇到推演時所沒有發生的“場景”,還是得臨機應變。

在現代,富豪有自己的策劃團隊,國家和頂級財團有智庫,就是專門來幹那些對未來會發生什麽事,或者要進行某件事,進行反反復復無數可能的推敲和研究,做的計劃並不會只有一套,是無論發生什麽都預備方案。他們這麽幹絕不是吃撐了閑著。

很多時候有準備和沒有準備就是兩回事,尤其是一場戰爭在事先經過反復的推演和什麽事都沒幹更是兩個慨念。

劉彥笑了幾聲,說道:“使用第三十七套方案。”

在入侵慕容燕國這麽一件事情上,漢國做的方案多達上百個大方案,每一個大方案之下還有數量眾多的小方案,那是群策群力得來的成果,不是單由某個智力超絕的人來一拍腦袋。

不止是入侵燕國才會那麽幹,實際上在漢軍南下之前,相關的制度就已經被建立起來,只是每一項新鮮事務都要有一個發展過程,於探索中慢慢來進行完善。若說漢軍攻滅李氏成漢和東晉小朝廷時還顯得稚嫩,經過兩三年的發展則是已經趨於成熟。

徐正現在就有些納悶。自戰前進行推演,事先將可能發生的事情做好預備方案,他就發現統帥的重要性在一再降低,很懷疑再這麽發展下去還需不需要統帥這個一回事。

桑虞看到徐正的郁悶,低聲說道:“雖說有進行無數種推演,可是發生了什麽之後,該有什麽反應,反應的速度快或慢,還是能夠決定勝負。”

那話不止徐正聽得見,幾個聽到的人有各自的表情和心態,卻不得不贊同桑虞說得透徹。

很明白的事情,拿主意人的永遠不會消失,戰爭也不會因為事先就有無數套方案而不需要統帥。畢竟不管是有了什麽事先的準備,什麽時候該拿出應對,拿出應對的時間有沒有及時,還是能夠使同樣一件事情出現不同的結果。

不過,得認真地承認一件實事,那就是因為事先經過群策群力做好了相關方案,使統帥的重要性遭到降低,也預示著統帥的門檻不再那麽高。

現實就是那麽一回事,冉閔現在就笑得異常開心。他是屬於那種臨戰有著敏銳嗅覺的人,可戰前不一定對周邊地形那麽在乎,該幹點什麽事先也心裏沒有譜。對於他這種依靠直覺來幹仗的人,本身就極度依賴智囊團隊,漢國的軍事制度對他只有好處沒有半點壞處,自然是高興到笑起來咧到耳朵。

漢軍突然大批借由濡水的水運便利進行侵襲,是北線的戰況所帶來的變化,慕容恪或遲或早會得知北線的劇變,正常反應會是留下必要的阻擊部隊,然後進行回撤。

一樣都是留下阻擊部隊再進行回撤,什麽樣的心態下去幹同樣的事情卻會有不同的效應。得知發生了什麽事進行的反應,和疑神疑鬼之下做的反應,首先心態上就決然不同。

千萬不要小看基於什麽心態而做出的事情,心裏有數和疑神疑鬼不同的心態下來做相同的事情,堅決和遲疑就會在做事上產生時間落差和意志是否堅決,戰爭中哪怕是遲疑上一秒都會產生嚴重的後果,遑論不同的意志所帶來的反差。

從濡水登陸的部隊來自遼東漢國疆域的戍衛軍,就是劉彥早期登陸遼東並占領半島,隨後不斷蠶食慕容燕國疆土,一直處於戰爭狀態下的那支防衛軍。

遼東戍衛軍的數量一直是保持在三萬以上,不論中原戰事如何從未有過抽調,他們也沒有被劃入哪個幕府序列的經歷,要說起來就是漢國唯一一支像邊軍的部隊。這支部隊長期與慕容燕軍處於交鋒狀態,該是最了解慕容燕軍戰法的漢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