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知道太多會被滅口

劉彥是夏季中旬才抵達鄴城,需要在這裏停留半個月左右,隨後還將在襄國停留大概一個月,為的就是讓一套管理班子進行最後的搬家準備。

搬,自然不是說將鄴城或襄國搬到關中,宮殿搬不走,可是宮殿裏面的奇珍異寶肯定是要搬,再來就是大量的文牘需要打包封存。至於那些鍋、蓋、瓢、盆、床、桌、椅什麽的就沒有搬的必要,以其帶走還不如到了關中再打造,要不運輸成本都比物件本身高出多倍。

對了,桌子和椅子是已經在流行,但民間的傳播速度要比官方快,官方依然還是大量使用案幾以及蒲團,那是關乎到一種官場禮儀。

夏季的魏郡並不顯得炎熱,應該說現如今東亞的絕大多數地區都不算熱,那是受到小冰河時期的影響,就是很多地區匯報到中樞的信息顯示,該下雨的時候老天爺不下了。

“真是一個天大的壞消息!”田朔滿是憂心忡忡地說:“老天不下雨勢必造成幹旱。”

元朔五年的時候就有相關的推測,比如未來的某一年可能會出現幹旱情況,自那以後官方可是玩了命地在建設灌溉系統,但那是取決於從各條水系疏導水源,要是大面積不下雨,水系也會幹枯,大量的灌溉系統只是將對農作物的影響拖延,根本就無法最終地治本。

劉彥很確信會出現幹旱,他可以忘掉許多事情,對武掉天王冉閔死後發生幹旱和蝗災卻沒忘。

歷史進程已經走到公元三四八年,沒有被改變的歷史中,冉閔是在公元三五二年戰敗並被殺死,隨後很快就發生幹旱和蝗災,嚇得慕容燕國以為是冉閔的怨氣太大,給追封了武掉天王。

幹旱並不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形成,必然是會有一個過程,往往是在官府沒有注意到的時候已經成為既定事實,爆發出來才突然成為大事件。

蝗災是與幹旱有著直接關系,一般都是先幹旱再出現蝗災,等於是自然環境崩壞帶來的效應。

“征西中郎將已經率軍進駐姑臧,最先回報局部幹旱的地區就是在涼州。”田朔有理由緊張和憂心,歷史上涼州多次發生幹旱,隨後就會向關中蔓延,很快就該輪到中原腹地:“朔方以及並州查勘水源,亦是發現各條水系和湖泊的水位下降,司州、冀州等地暫時沒有異常。”

要只是涼州有幹旱的情況並不會讓漢國中樞那麽緊張,朔州那邊因為有黃河從來不缺乏水源,並州也有相當多的黃河支流。這三個地方一塊顯示出水源出現下降的趨勢,那麽問題就真的足夠嚴重了。

事實上,華夏大地的很多水系要麽是黃河支流,要麽就是長江支流。而黃河和長江的水源基本是來自於高原,要是出現水位下降肯定是高原上面發生什麽情況,再來就是河段沿途各地的降雨稀少。

桑虞問出了關鍵問題:“南方呢?”

田朔是很認真地查看了一下,才說:“南方暫時沒有發現異常。”

到這個時候,那些本來對劉彥想要讓南方人加入國家治理體系不滿的人,他們是變得有些慶幸。既是慶幸自己想要阻止也阻止不了,再來就是慶幸劉彥果然想得比他們遠。

中原大部分地區會發生旱災,到時候肯定是遍處顆粒無收,糧食就需要從其它地方想辦法。漢軍會在元朔六年大舉南下,那是事先就判斷中原會發生大面積幹旱,攻滅東晉小朝廷除了正朔之爭外,不就是為了到時候從南方獲得糧食嗎?

漢國是成功滅掉東晉小朝廷,可是滅掉一個國家不代表就能統治那一片地皮,還得是當地人願意接受統治。前兩年桓溫在南方大殺特殺,不臣服的勢力不是被消滅就是轉到暗處,又輪到劉彥接納南方人為官,長江以南才算是局勢穩了下來。

“那就好……那就好……”桑虞臉上的愁容並沒有減掉多少:“一旦中原發生旱災,南方……會否出現波折?”

這個問題沒人可以回答桑虞,誰都無法保證到時候南方會不會有人跳出來。

“國朝已經從南方遷徙人口將近兩百萬,不臣者亦是大批剿滅,卻是還要當心那些世家生出不該生的野心。”徐正殺氣騰騰地說:“必須增加駐軍的數量!”

“除了增加駐軍,還需召集各世家的嫡系血脈一同前往關中,乃至於是讓他們舉家闔族搬遷關中。”桑虞怎麽看都有些陰測測地說:“要是拒絕,便以圖謀不軌殺之。”

本來是一件防止世家暴起的好事,由桑虞來提起就有點像是要打擊南方各世家。

很明白的事情,任何時候一個家族的嫡系血脈都顯得無比重要,南方各世家的嫡系血脈被招過來就等於是人質。至於說讓南方的世家搬家,那些世家在南方還是一個世家,等到了關中就什麽都不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