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野望無止境(第2/3頁)

因為海拔高度的關系,真就不是誰都能適應高原,劉彥所知道的是草原海拔大概是三千米左右,高原那邊的海拔卻有四千米,元蒙能夠征服高原與草原人相對適應海拔高度有關系,後面大明也將高原納入疆域是借了草原的不少力。

“永曾前去隴西時,寡人會再增兵。”劉彥看到冉閔臉上露出明顯的喜色,笑著說:“後續部隊由草原降俘組成,永曾可使之為前驅,卻不可忘常備軍做適應高原訓練。”

冉閔沒有海拔的概念,不止一次聽劉彥談到漢人可能適應不了高原,早就一顆心無比不服,認為只要是陸地就沒有漢人無法征服的地方。他聽劉彥慎重其事說了太多次,哪怕是再不服也不敢馬虎,一聽後續還有草原人組成的奴隸軍,情不自禁就有了好奇。

“草原胡人亦是常年生存於高海拔,相比漢人常年棲息低海拔,他們對高原更能適應一些。”劉彥一看冉閔一閃而過的猙獰表情,還是有必要說清楚:“後續部隊中,有些部隊慎用一些。”

將近十年的戰爭中,不管是建國之前還是建國之後,劉彥的軍隊沒少俘虜胡虜,屬於羯人的那一批男人是隨著冉閔在並州和朔州坑殺也清理幹凈,卻有數量龐大的胡人戰俘依然作為勞力,後面更是接納了拓跋鮮卑將近三十萬人的投降,燕地之戰也俘虜了將近十五萬降兵。

“臣知曉。”

冉閔當然知道劉彥是提醒別無意義消耗,尤其對屬於拓跋鮮卑的那一批人優待一些。他非常郁悶劉彥因為拓跋秀的關系對拓跋鮮卑區別對待,卻不知道根本不是那麽回事,劉彥善待拓跋鮮卑只是因為他們後面自主漢化。

慕容燕國已經沒了,卻有慕容一族前往鮮卑草原,此後無慕容燕國卻有慕容鮮卑。

漢軍攻占燕地,戰陣俘虜降兵是一回事,攻城掠地之後肯定也是獲得了非軍事人員,呂泰目前在幹的就是區分民族,不止是慕容燕國舊地,連帶高句麗、百濟、新羅和原屬於夫余、曲沃、慎等等亂七八糟地區,是軍管狀態下全面在進行戶籍登記。

送別了冉閔,劉彥回到宮城。

紀昌沒有前去參與送別,是和另外的中樞各大臣在議政殿等候劉彥。

襄國這邊,宮城該拆下搬遷的貴重物品基本沒留下,都是被各支隊伍帶往關中,沒有動的地方很少,議政殿算一個。

石虎在建造襄國宮城的時候極其奢靡,什麽玩意值錢就往上整,就說進行朝會的大殿,地面的磚都是金磚,柱子上亦是鑲金帶銀地弄了不少雕刻版。

黃金和白銀現在並不是流通貨幣,銅和布匹才是主要的流通貨幣,才有了財帛這個稱呼。亂世之時,銅的價值為次,布匹都比銅更受歡迎,而最受歡迎的是糧食,以至於各大族進行交易首選各類糧秣。

紀昌這一次要提及的就是關於市面交易,他只有一個意見,那就是恢復正常交易,主要以銅錢作為流通貨幣。

“大漢恢復五銖錢,成色堪比誕生之初。”紀昌很明顯是做足了準備,進入正題之前講了不少的史,後面卻是提出難處:“大漢有水壓之法,可以最少勞力造出最多的銅錢,可是缺銅。”

都說華夏大地地大物博什麽的,可疆域廣闊真不代表各類資源豐富,只能說是生存空間大。

華夏先民發現銅的用處,進入青銅時代之後大肆探勘銅礦,能找到的銅礦幾乎是快挖光了。後面又進入鐵器時代,結果又像對銅礦的無盡開采那樣,發現一個基本就是挖光一個。

實際上華夏這邊的冶煉技術從來沒有處於世界第一過,不管是青銅冶煉還是鐵的冶煉都是落後於同一時間的各帝國。

到秦帝國時期,華夏這邊的青銅冶煉技術達到頂峰,可別說是希臘文明,連阿三那邊的文明都已經將鐵的冶煉技術發展成熟。

漢帝國有一件事情相當有名,那就是劉徹有鑒於漢軍的鐵質兵器竟然在對匈奴作戰時沒有優勢,聽說被匈奴打得逃竄的大月氏獲得了良好的對鐵冶煉技術,本就有意聯合大月氏一同針對匈奴,對張騫的指令卻是聯盟可以失敗,但一定要帶回鐵的冶煉技術。

漢匈交戰之初,匈奴人手裏的家夥大多是青銅武器,是冒頓開拓了西域才獲得鐵質兵器。

匈奴獲得了西域的管理權,真的從西域得到了太多的東西,其它或許是次要的,足夠多的金屬武器才是關鍵。而必須說的是,當時匈奴人手裏的短兵器絕對不是彎刀,是直劍。

西域人的冶煉技術是從哪獲得?他們就是從阿三文明那裏學習到了冶煉技術,連大月氏人也是從阿三那裏獲得的冶煉技術。

不止是西域和大月氏,本身就有冶煉技術的希臘文明也是從阿三那裏獲得技術並進行改良,結果西漢是從大月氏那裏獲得冶煉技術改善己身,說起來阿三這個文明的貢獻還真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