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真正的較量才開始(第2/3頁)

“東北面的那座山一直射來箭矢,我們的士兵無法進行還擊。”

每一場戰爭都會出現對高地的爭奪,那是有敵軍居高臨下不但能將己方的布置一覽無遺,還有敵軍的遠程攻擊武器射程將得到增幅。

現在笈多的登陸部隊就遭遇到惡心事,位於高處的漢軍弓弩部隊肆無忌憚地不時來上幾次覆蓋,處於地勢低的笈多弓箭手就算弓弦沒濕射程也夠不著。

整條戰線並沒有隨著夜幕降臨而消停,雙方的遠程兵種互相射箭,作為堅守一方的笈多還要遭遇漢軍小股部隊偷襲,使得作為防禦的笈多一方不斷驚驚乍乍,身體已經非常疲勞,精神更是無比疲憊。

陸地上是以騷擾戰為主,有大變化也是隨著新一天朝陽的升起。源於是一場登陸戰的關系,海面之上卻不會只有小動靜。

“必須將艦隊拉到海上!”卡特魯克·卡普作為婆羅門並不是一台造糞機器,相反正因為是婆羅門經過精英教育:“有活動空間的艦隊才是有效的艦隊,被圍困在港內的艦隊只是存在艦隊!”

要不怎麽說笈多王朝海軍強大呢?不止是他們船只數量多,還因為長久在海上的行動累積了大量的經驗,“存在艦隊”什麽的可能沒有成系統的理論,相關的認知卻是知曉。

“是的,是的。”贊普特·華倫絕對不是在拍馬屁,極度贊同地說:“只要我們能夠擊敗漢帝國的海軍,登陸依然能夠繼續。一旦我們無法擊敗他們,成功的登陸也是失敗。”

止於目前,中原王朝根本沒有打過海戰,中亞以及歐羅巴的文明卻是有過相當多次的大海戰,其中還不缺乏渡海登陸戰。

笈多王朝是建立在貴霜帝國的廢墟之上,不但是得到貴霜帝國的諸多遺產,實際上也吸納了不少大月氏人種。最為重要的是笈多王朝與羅馬的海上貿易非常盛行,真沒少從羅馬身上吸收營養,對於地中海區域曾經發生過的戰例不會陌生到哪去。

跨海登陸作戰的關鍵真就不是陸軍,是海軍能不能掌握制海權。進攻一方控制制海權,不但能夠源源不斷地向陸地投送兵力,後續的輜重補給也才能夠得到保證。防禦一方掌握制海權,不管進攻方向陸地投送多少兵力都是在送人頭。

海上交戰的節奏不比陸地,艦隊交戰的容錯率絕對要比陸地交戰低,那是交戰雙方所依賴的工具所產生的不同後果。

夜幕之中兩個不同陣營的艦隊,他們皆是盯著對方的燈火在進行動作,沿海區域的海浪本身就不高,再加上目前沒有大風,航行於海面上的戰船實際上並沒有出現大顛簸,可以使互相之間都能看清對方的燈火。

“我們不敢熄滅燈火,怕的就是發生戰船相撞,他們也是亦然。”伏偉也借戰船燈火對笈多的戰船數量有可觀判斷:“對方數量比我們多,如無必要必需掌握好交戰距離。”

伏偉是帶著五十八艘弩船和三十艘艨艟作為先期投入交戰的部隊,弩船與艨艟之間又拉開了距離。在他的指揮下,五十八艘弩船分列成為兩支編隊,都是擺出了“T”字陣型,艨艟則是分散遊弋在弩船陣型周圍。

漢軍戰船的床弩布置與現代戰列艦的艦炮布局差不多,只有在橫列對敵的時候才能發揮出最大火力,“T”字陣型恰恰就最能發揮出側舷火力,不管是在前戰列艦時代,還是進入到無畏艦時代,基本上都是使用“T”字陣型。

對了,漢國雖然已經有青銅炮,可是並沒有投入到海軍戰船的使用上面,除了是因為陸軍對青銅炮的“劃分”嚴重之外,還與海軍沒有可以讓青銅炮發揮威力的戰船存在有關。

海軍想要使用火炮,首先是要船體能夠經受住震力,噸位上面也絕對要足夠,後面就是關於炮位布局了。

劉彥已經下令各船廠研究可以部署青銅炮的戰船,他本人還給出一種思路,那就是給予蓋倫船的設計草圖。

漢國海軍短時間內無法得到裝備青銅炮的戰船(非系統),最快估計也要三年之後,甚至有可能更久。畢竟一種新生事物都是需要一再驗證,尤其是海船更是如此,需要在驗證中不斷積累經驗,才會有成品,而這個成品甚至都還要經過一再的改善。

“發射!”

因為戰船之上都有光源,可以判斷雙方之間的距離,對尋找目標並沒有太多障礙,漢軍戰船在敵軍戰船進入己方射程之後,各戰船就相續發射床弩,手持勁弩的弩兵也是隨之發射,瞬間海面之上又是在上演“流星雨”的畫面。

這個時候的海上交戰,遠了就是拿箭來射,通常意義上很難對戰船造成致命損傷,是以殺死殺傷對方船員為主,再來就是火箭可能會引燃敵方戰船。

海面上的“流星雨”再次上演之後,該海域的天空不斷來回激射火箭,一時間就是光亮大作,使雙方皆能看清楚對方戰船是什麽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