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可怕的國家

如果說各國使節團在建康看到的是繁華,從建康出發並抵達長安之前看到了充滿活力的勞動以及戰後的滿目蒼夷,那麽他們看到的長安就真的不像是一個強盛帝國該有的都城。

舊長安城在前趙劉耀時期是有得到過修葺,應該說城墻還是修得非常雄偉,可後面不是匈奴人的奴隸羯族造反嘛,連帶氐族和羌族也是輪流著反,舊長安城實際上是一再歷經戰火的考驗,雄偉的城墻在屢次戰爭中一再破損,等待羯族坐擁中原之後是定都在襄國,對舊長安城壓根就沒有進行過修復。

現如今的舊長安城不但是城墻處處豁口,連帶城內的建築也是十間倒了四五間,那些沒倒塌的也沒好到哪去,不是雜草叢生就是破損非常嚴重,導致給人的印象就是十足的破敗。

劉彥要在關中定都,考慮到新長安城不是短時間內能夠修成,官方是有對舊長安城進行過清理,修葺的主要對象則是宮城,但一座破敗的城池又哪是短短時間之內能夠恢復得過來,再說有了新長安城之後舊長安城也會鏟平,真沒耗費多少力氣去進行修繕。

官方對舊長安城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清理,道路是清理對象之一,再來就是鏟平一些區域,軍隊在清理出來的區域安營立寨,結果舊長安城就成了一個帳篷林立的大兵營。

漢國安排各國使節團的休息場所是城中相對完好的宅子,還是比較人性化地進行一定隔離,比如將波斯薩珊和羅馬這對死對頭安排得遠遠的。

“漢人曾經最強盛的帝國就是以這座城市作為都城?”基亞努什·阿爾塔·阿爾達希爾得到同意上了一處城樓,由高處眺望整座城池,能夠發現城區還是非常大:“盡管看到的是一片片的廢墟,卻能夠想象得出來,曾經這座城市必然有過輝煌。”

老實說,舊長安城真的非常大,要是沒有足夠的高度壓根就一眼看不到盡頭,要是再算上城郊莊園就會顯得更大。

“漢人正在那裏修建新城。”厄古泰·巴赫拉姆指向了南邊,離得太遠只能看到一些模糊的輪廓:“聽說動用了超過一百五十萬的勞力?”

在新長安的修建方案中,新長安城不再會修建城墻,是會以道路規劃來劃分每一個“坊”。新城是在舊城的東南端,依然是在豐水與霸水的中間地帶,卻是更加臨近霸水。

新長安城的選址其實就是李唐時期的長安,換了地方才會有霸水折柳送友,要是沒換地方只能是城門送友別離,因此李唐之前壓根就沒有霸水折柳送友的記錄。

這一次新長安城的規劃是直接抹掉了杜縣,連帶藍田也部分被涵蓋進去,李唐時期也是一再向南擴展,離秦嶺是越來越近。

“一百五十萬?!”基亞努什·阿爾塔·阿爾達希爾一聽差點尿了:“我們從南邊而來,沿途看到的勞動力至少有兩百萬!漢帝國竟然在同一年動用三百五十萬的勞動力?真是太可怕了!”

其實遠遠不止三百五十萬,春耕結束之後又到了征發徭役的時間,除了正常的徭役之外還有有償雇傭,參與到大建設的人口超過六百萬,大部分是集中到建康到關中的國道建設,一百五十萬用來修建新長安城,其余是分散在各處。

元朔八年距離旱災的發生是越來越近,甚至是有些區域已經爆發旱災,官府並沒有眼睜睜地看著災害造成嚴重後果,是采取大工程收攏人口,尤其是災害已經發生的地區最為盡心盡力。

各國使節團並不知道漢國面臨大規模的天災,啟動大工程是想要達到以工代賑的目的,他們只會從漢國能夠組織數百萬人勞動而感到震驚,驚嘆漢國的組織能力,訝異漢人為什麽會極度配合官府。

“別說是組織三百五十萬人勞動,我們連集中十萬人一起勞動都會亂糟糟。”厄古泰·巴赫拉姆很清楚基亞努什·阿爾塔·阿爾達希爾在震驚什麽,苦笑說道:“上一次我們修建泰西封到伊拉克的路,僅是八萬人都能爆發暴動。”

厄古泰·巴赫拉姆說的是七年前的事,那個時候波斯薩珊正計劃再次攻打羅馬東部行省,為了達到快速調兵和後續輜重運輸速度,征集了相當數量的阿拉伯人、猶太人、埃及人和非洲黑人,結果道路還沒有開始修阿拉伯人就先和猶太人打起來。

薩珊王朝內部怎麽有那麽多民族?事實上從帕提亞時期開始,他們就征服了相當數量的國家和民族,有些則是受到他國迫害移民過去,比如老早就滿世界遷徙的猶太人就屬於自主移民。

猶太人與阿拉伯人不對頭是很早已經的事情了,那是在發生在公元六六年到七零年的“猶太戰爭”之後,背景是猶太人反抗羅馬人的統治,以羅馬軍隊攻陷耶路撒冷作為戰爭的結束,此後猶太人就開始滿世界的逃亡。他們分為很多支各自尋找出路,主要向非屬羅馬統治區逃亡,相當一部分是逃到當時的納巴泰國,更多是逃入帕提亞帝國和亞美尼亞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