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 百萬大軍又算什麽(第2/3頁)

古代軍隊的數量一直都是一個謎,比如中原的歷朝歷代本身有精細的劃分,多少戰兵、多少輔兵、多少民夫都有靠譜的數字,卻是將這些人視為軍隊的整體部分。那麽就造成一種現象,明明直接參戰的戰兵也就三五萬,可對內對外都是將其余為戰爭服務的人也算進去,就有了數十萬大軍、百萬大軍這種誇張的數字。

因為真切知道是怎麽回事,漢國對於笈多王朝所謂的百萬大軍直接參戰其實是一種不信的態度,覺得會是一種“號稱”,真實的戰兵能超二十萬就算是誇張,其余壓根就是民夫之類的人員。

“我們在平蠻校尉部部署了十五萬人,包括兩個常備軍和平蠻校尉部所屬,真正的戰兵僅是兩萬五千余人,其余都是服務於那些戰兵的存在。”徐正一直在“呵呵”笑,後面又說:“那些動不動就數百萬大軍,應該是人頭有一個算一個都算在內。”

真實情況就是那麽回事,每一個常備軍有一萬五千人,可這一萬五千人並非每個都是戰兵,比如一個師的五千人僅是三千五百名戰兵,剩下都是用以服務戰兵的存在,等於一個常備軍的戰兵其實只有一萬零五百人。

一支軍隊的戰兵數量越多,事實上服務於他們的人員就會呈幾何方式增長,比如一萬名戰兵只需要五千人左右來服務,十萬名戰兵則可能需要增加到一兩百萬人來進行服務。這種服務還不是那種後方生產,是就近進行各種服務,例如平時的軍械保養,後勤線的安全保障,糧秣運輸等等。

“應該是那樣。”謝安認為絕對是那樣,要真的是那麽算,諸夏對異族的戰爭豈不是動不動就五六千萬的大軍?畢竟國戰是全民參與嘛!他後面也覺得有些好笑,就說:“至少知道了有那麽多人口數百萬以上的國家。”

通常意義上,一場戰爭耗費人手最多的地方就是在後勤方面,必要的運輸隊伍是一個,再來就是運輸路線上面的戍衛人員,畢竟沒有任何統兵將領會忽視自己的後路,保障運輸路線是必要也是順帶,更多的是確認後路的安全,要不然沒有後路不就是被包圓了嗎?

在必要的時候,除了戰兵之外的任何人員都會參戰,但那得是到了一支軍隊不拼命就無法活命的前提條件下,往往這麽幹不是生就是死,傷亡數字上也會相當恐怖。

在楊廣征討高句麗時期,最大的動員是超過一百一十萬人,位處前線的參戰人數一直是維持在二十萬以上,維持後勤補給的人數有八九十萬人。在隋軍戰事不利的時候,甭管是戰兵還是輔兵,就算是民夫也要掄刀子上,戰爭失敗的結果就是數十萬人葬送在那片冰天雪地。

主動去入侵一國,不光是要面對敵國有組織的正規軍,碰上更多的是倉促組織起來的烏合之眾,謝安就向徐正有說類似觀點,比如笈多王朝明顯就是倉促應戰,動員起來的兵源數量看著會很龐大,但實際戰鬥力絕對不怎麽樣。

漢國不是沒有遭遇過敵國全民上陣的情況,對慕容鮮卑就是這種情況,對燕之戰面對的就是數十萬的敵軍,可要說絕大多數敵軍有什麽素質就難說了。

“桓溫也是那樣的說法。”徐正又講了一下上一次平蠻校尉部的交戰經過,後面說道:“笈多王朝與我們遭遇過的那些國家的不同之處,就在於不將賤民的死活當一回事。”

謝安多少是聽過阿三的種姓制度,只是因為太過陌生不好發表什麽言論。

事實上謝安率領軍隊在清剿羌族與氐族的一部分殘余,何嘗不是面對兩族的全民皆兵?漢軍這邊是以正規軍參戰,每次與兩族殘余交戰都是在戰損比上全面獲得優勢,對付那種倉促成軍的敵軍真是有了充足的經驗。

兩人長久不見,聊天是為了增進彼此的感情,謝安一些工作難題上面也趁著私下聊天的機會被提出來,還包括一些建議。

“巴蜀之地的俘虜是被送往東北了。”徐正無比肯定謝安並沒有聽錯消息,正面回答了謝安的請求:“你這邊也面臨山地作戰的難題,發一份正式報告到太尉署就是了。”

說到底,謝安離阿三戰場太遠,對那邊會產生一些好奇,更多的是重視自己的本職工作,比如他麾下沒有擅長山地戰的部隊,希望中樞能夠支援一批過來。

漢國不管是常備步軍還是郡縣步兵,歸屬起來也就是真的是步軍,有步軍也有騎軍,並沒有訓練用於特殊地形的部隊,關於山地兵、叢林兵之類的,是漢國不斷向外擴張之後,出於需要而有的新概念。

在漢國有這種慨念之前,他們驚奇地發現已經有國家早就在進行針對性的組織成軍,從波斯薩珊和羅馬的使節團人員那裏就得到確切的信息,不管是波斯人還是羅馬人都有自己專門用於山地作戰的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