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西出陽關有故人(第2/3頁)

事實上麥原先在中原也不是主要糧食,大多是作為主糧之後的季後補種農作物,小麥得到的重視不多,卻是大多栽種大麥。在將麥磨粉沒有出現之前,麥是一種極度難以下咽的食物,與脫殼技術也是有關。

要是沒有經過劉彥的改進,不但麥磨粉不會那麽早出現,就是多種糧食的脫殼也是以舂為手段,也就是拿著粗重的木頭慢慢舂,家中的婦女光是為了每頓食物經常需要舂上一兩個時辰。

稻米在長江以北並不流行,許許多多的西北人是到了陽關才知道有稻米這麽一種食物存在。

軍方的稻米來源是西南和中南半島,以中南半島的獲取量最多。事實上每個地區的稻米口味都不相同,看得是當地的氣候怎麽樣,更符合的地方口味自然是更好。後世發展雜交水稻為的是產量,可營養價值方面真的不怎麽樣,但沒有比讓全國人民吃得上飯更重要的事情了。

要說哪裏的稻米最好吃,毫無疑問就是中南半島那邊出產的稻米,不但是一顆顆飽滿和光亮剔透,就是營養價值也相當高。現如今漢國的很多人都能吃到中南半島出產的稻米,卻是要比子孫後輩幸福得多。

“明日便要開拔了。”

“是啊,出陽關往白龍堆。”

白龍堆以前叫什麽已經不重要,名字當然是第一代開拓西域的西漢命名,證實了只有強者才有“命名權”的規則。

白龍堆就是現代的羅布泊,就是目前那邊並不存在廣袤的沙漠,僅是一些區域形成戈壁,大多數地區是草原狀態。

出陽關之後,向西路途地形大多趨於平坦,便是有山也是很小的小山包,往前六百余裏可以抵達蒲昌海。

對了,蒲昌海(鹽澤)是先漢的舊稱,蒲昌海的稱呼一直是延續到曹魏,到了西晉時期改名為牢蘭海。劉彥當然是無視掉司馬一家子當政期間的一些命名,重新用回了先漢的稱呼。

陽關正西面為平原地形,南邊則有一道連綿數百裏的山脈,山脈目前是沒有名字,到後世被取名金山脈。金山脈再往南是一處範圍極廣的盆地,現代命名為柴達木盆地,再繼續往南則是昆侖山脈了。

謝安目前率軍激戰的地方就在昆侖山以南,那裏山脈連綿,卻又有著諸多的盆地,他們遭遇的困難與隋唐時期一樣,甚至還比隋唐時期更困難一些,至少隋唐時期那裏是有吐谷渾六部棲息,可目前真的就是很原始的面貌。

從中原往西域的一整條路線有一個泛稱叫河西走廊。這一條河西走廊並不是一成不變,沙漠化和戈壁化會使道路出現變更,目前使用的是由姑臧一路向西到陽關的路線,等待因為氣候改變了面貌,到隋唐其實只能是選擇到玉門關的路線,導致隋唐的很多文化作品中基本是見不到陽關,倒是很多的邊塞詩人經常會提到玉門關。

“五萬五千人足用三月之糧,缺糧便是就敵了。”

李匡說不上有什麽不滿意的地方,他們出陽關進軍西域本來就是一種“止損”行為,國家願意提供可用三個月,在全國即將面臨全面缺糧窘境下,已經是盡到最大的努力。

謝艾並不會出陽關,他仍將留在西北處理後續事宜。

第一批前往西域的人將以李匡為首,他們進入西域之後可以便宜行事,也就是不限制一些條條框框。

在第一批之後,第二批人手會在隨後的一個月開拔,卻不再以軍團模式進入西域,是以小股人馬的“自由行”,等於李匡所帶領的第一批是為了打開局面而去,跟漢國開拓中南半島非常類似。

由於是求活前提下的進軍西域,官方並沒有為各驍果發放號衣,等於是除了軍方的將士之外,其余人是穿什麽的都有,他們唯一相同的地方就是武備齊全。

到了正式出發的當天,消失了有一段時間的冉閔再次出現。

冉閔是站在陽關城隘之上看著不斷列隊穿過關隘的隊伍,身側由謝艾進行陪伴。

“南方人有中南半島,北方人有西域。”冉閔對於鼓勵民間向外開拓其實沒有更深的理解,就是單純的覺得都有一個能搶劫的地方真好:“這一下子算是公平了。”

陽關城墻高約八米,連接兩處山體而建,內外皆有甕城,山體部分被鑿空用以藏兵和囤積物資。它自被張氏涼國重新修建起來之後,其實還真沒有發揮過作用,一直以來都是張氏涼國主動向西域發兵進擊,西域人連一次靠近陽關都沒有。

“西域與中南半島不同。中南半島處於蠻荒,便是有政權,多數地區並不被管控,以野人居多。”謝艾對中南半島並非不知情,那邊與西域也是兩個決然不同的環境,再來就是:“西域在先漢攻下之前便是小國林立,更出現過強國。又處於東西方交匯之處,文化多樣,民風彪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