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6章 大漢的逼格(第2/3頁)

膚色和樣貌幾乎沒有區別的人是從做什麽事來進行區分,明顯傾向於白種體系的波斯人,很像是亞種黑人的阿三和本地土著,一眼就能從膚色和長相上看出是來自哪裏。

大戰之前的氣氛總是會與和平期間不一樣,司宏壯所入眼之處,到處都是各種忙碌的人群,看到最多的就是將物資裝車,一隊又一隊的馬車裝載完畢之後就開拔前往該去的地方。

厄古泰·巴赫拉姆帶著三千波斯人參與平蠻校尉部的防禦,波斯人是用這種最直接的方式宣告自己正在履行盟友的責任。

不過,波斯人也清楚象征意義要高於實際意義,平蠻校尉部可是有接近十五萬的漢軍和同等數量的仆從軍,笈多本身出動十萬又拉了小夥伴將近八萬從陸上而來,海上卻是不知道笈多會出動多少兵力。波斯人要是覺得三千人能夠在這種大型戰爭中成為中堅力量,他們也成不了中亞霸主。

不止是波斯人來湊熱鬧,其實平蠻校尉部也有五百羅馬軍隊。

那五百羅馬人都是公民,而公民在羅馬就是軍人。他們剛剛到平蠻校尉部也就是這個月的事情,用的理由是迎接漢國即將出使羅馬的漢使,其實是知道笈多王朝即將進行最猛烈的反撲,過來掙漢國好感的。

劉彥已經任命王猛為“天使”,出使波斯以及羅馬。

王猛是冬至節之後從關中出發,耗費了將近一個月回到建康,又準備了將近一個月才起航,先到朱崖洲(海南),又面抵達交趾日南郡的比景(越南洞海以北),經過馬六甲的時候倒是沒有停留,是在八天前抵達平蠻校尉部。

很不巧的是,王猛恰好碰上了笈多王朝要發動攻勢的時間點,他們一行要出使的人包括船隊只能是暫時逗留在平蠻校尉部。

王猛作為代表中國天子出使遙遠異邦並不是諸夏歷史上的第一次,數百年前的張騫才是開歷史之先河,問題是走海路出使數萬裏之遙的異邦他國就真的是諸夏文明的第一次,哪怕王猛日後再沒有幹出點什麽成績,僅是這一趟出使就夠王猛名留青史的了。

波斯人和羅馬人對於劉彥派出使節的事情,出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和理由都是無比重視,王猛到平蠻校尉部之後。

厄古泰·巴赫拉姆在看到王猛的第一時間就立刻表示國內必將派人隆重遠迎,還解釋說因為是海路的關系,沒辦法像曾經的帕提亞帝國時期那樣數萬甲騎具裝迎接,請王猛務必不要覺得被輕視了。

帶著船隊千辛萬苦又不遠萬裏迎接到平蠻校尉部的馬裏烏斯·烏格裏,他的做法是見過王猛,立刻表示包括他在內的羅馬公民都已經成為王猛的護衛,將一直保護王猛安全抵達羅馬(城)。

馬裏烏斯·烏格裏是羅馬某個行省的護民官,而護民官在羅馬可是一個舉足輕重的官職,就是掛職在行省會在份量上顯得低一些,但分裂中的羅馬能夠做到這個地步已經算是很有誠意。

也就是在這麽個年頭了,不但王猛對波斯人和羅馬人的安排沒覺得有什麽,就是知道發生那麽一回事的漢人也沒覺得是什麽大事。要是發生在近現代,比如“我大清”時期,世界大國對自己的外交官有這樣的禮遇,“我大清”不知道要有多少人喜極而泣。就是到天朝崛起之後,要是出現這麽個規格,也是必須一吹再吹,宣揚到全球七十多億人全知道。

問題是,現在的漢人只是覺得波斯人和羅馬人還算懂事,認為這樣的做法才是理所當然,要不這麽做就是對大漢的不尊重,而不尊重大漢可是要“雖遠必誅”的。

“嗯?”

王猛來到平蠻校尉部,雖然說是代表劉彥,可是因為性格的關系是一點都不擺譜,沒幹出讓桓溫挪地再住進去的事,更沒有幹什麽頤指氣使的事。

“派兵參與大漢的戰爭?”

王猛起初見馬裏烏斯·烏格裏來找,以為又是商談出使的細節,一聽羅馬人想要參與這一場戰爭則是有些愣神。

歷經胡亂時期,漢人覺得自己是被老天爺包括滿天神明拋棄了,不缺奮起抗爭的人,可是下場往往很悲慘,得不到南方小朝廷的認可,甚至還會被南方小朝廷認作必誅亂民,可以是自信心和自尊心是一再經受打擊。

就是在自信心和自尊心幾乎被打擊得完全失去之際,冉閔一嗓子“殺胡”還能激起漢人發起絕地反擊,但一場反擊就像是點燃之後絢麗的煙火,短暫且美麗卻無法長久,將近三百年的被奴役生涯開始了。

可是被劉彥改變的這個歷史不是那樣,盡管漢人也有被胡人肆意淩虐的經歷,可是他們是用自己的勇氣找回自信和自尊,也沒有如歷史上再次遭遇當頭一棒。當代的漢人再次參與或是見證了國家的崛起,曾經淩虐自己的羯族被屠滅,鮮卑、羌、氐和雜胡不是被滅就是遠竄,漢人的軍隊對那些殘部鍥而不舍地追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