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0章 大漢的未來(第2/3頁)

任何一個朝代是怎麽樣,從人口數量的多寡其實就能瞧出端倪,首先得是產出能夠支撐足夠多的人口,才會使人口得到激增。同時,那個朝代還不能是守勢,得是進取型的態勢,才能保證基本盤不被戰火侵擾。

要是觀看各朝代的人口數據,西漢的人口一直是位處絕大多數朝代的頂峰,五千九百萬的人口數量(公元前二年的數據)一直維持到明中期(公元一六零零年的數據)才被打破,不過萬歷年間的人口統計也僅是比西漢時期多那麽一點點。

完全不說假話的講,說強漢那就真的是強漢,西漢和東漢皆強,不止是對外的征戰,還有人口的數量,要知道西漢的五千九百萬和東漢的五千六百萬可是歷朝歷代少有,並且在很多時候是某些朝代的兩倍甚至三倍,可見提到兩漢就說強漢是有理由的。

現如今的漢國每三年會重新統計一下人口,就是統計越來越難完成,那與漢國並不限制人口流動有關,像是今年進行的人口普查就遭到斷崖式的下降,從三年前的一千七百萬人口下降到一千四百二十六萬,竟然有將近三百萬人“消失”了。

那三百萬人並不是死翹翹了,其實就是處於流動狀態,像是去中南半島或西域、草原,可能也是在趕路的半途,也就難以被統計進去。

漢國統計人口的方式是借鑒之前的朝代,像是先秦到東晉的算法,就是從八歲開始算起,八歲以下是不計算在人口數量之內。不將八歲以下的人算進去,是因為目前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致使夭折率很高,尤其是新生嬰兒階段的夭折率更高。

之前那些朝代不是每出生一人就入戶籍還因為一項惡習,那便是普遍存在溺嬰現象,說白了就是沒有節育措施,幹了愛幹的事有了結晶,家裏的孩子已經足夠傳宗接代,生出來覺得養不活,就狠下心讓小生命還來不及看看這個世界便殺死了。

“現在已經沒有這個現象了。”桑虞說的是有相關的立法,再來就是官府在這一方面盯得很嚴:“再則,各地官府會按人頭給予輔助。”

劉彥對禦史府的立法還是非常贊同,百姓養不起卻生得起,恰好現在國家極度需要人口得到增漲,不能強制性地讓百姓去養,那可能會逼死一戶的家庭,用相關輔助去進行幫助就很恰當了。

漢國不止是對多生有輔助,一旦生到官府規定的數量還有諸多好處,其中就有關於土地的獎勵。

生孩子能得到土地,那是除了征戰立功之外的第二個獲取土地的辦法,直接是爆發了嬰兒潮。

有那麽一件事,官府一開始盡管已經做了相應的準備,比如重視接生和衛生等方面,可還是小覷了百姓對土地的渴望,面對嬰兒潮還是準備不足,還是有著許許多多的問題,例如生了之後的存活率雖然有提升,卻依然是糟糕。

“以現在的條件,那已經非常不容易了。”劉彥看著外面不斷一閃而過的風景,周邊不斷跟隨在不遠處的騎軍,再看遠方城市的輪廓,感慨地說:“至少我們這一代有在改善,有針對性地在布置,並不是只公布政策。”

現在漢國生孩子的一應支出都是官府買單,是不管第幾胎都是由官府買單。那當然是解了百姓的負擔,誰讓國家是真的缺人口,反正認真算起來並沒有耗費多少錢,得到的卻是人口,那些人總有一天會長大,會有勞動的產出,會成為士兵,國家的付出真心不存在虧本的說法。

“丞相府做過相關的估測,十年後大漢在籍人口將激增到四千四百萬左右。”桑虞還是認為紀昌帶頭做的估測相當靠譜,十年後八歲以上的人口應該就是那個數據,之後每一年新記錄在戶籍的人口會是以百萬數量的增漲:“丞相府認為二十年之內大漢將會保持在艱難的時刻。”

人口增加了,負擔必然會上去,尤其是國家已經打過包票,新生兒每天都會得到輔助,一直維持到十三歲,那肯定是一筆天文數字一般的支出。

“付出會是值得的。”劉彥必須那麽認為:“一旦他們成為勞動力和兵源,我們收獲的會是整個世界。”

其實吧,劉彥還覺得四千四百萬太少了,可本身的人口基數就是那麽大,能翻一倍還多已經算是成果斐然。

二十年之後,四千四百萬的男女互相結合,不用再多十年,人口數量應該是要破億,只要政策沒有變化,必定是隨著人口基礎的上增而不斷結合產生新的人口,五十年之內世界上就要有五六億的漢人。

五十年之後,劉彥要是沒有死就是八十歲往上,他覺得到那個時候漢人怎麽也該征服了世界島,就算是田畝的每畝產量沒有根本性增漲,漢人怎麽也不至於會餓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