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1章 遍處戰爭創傷(第2/3頁)

趙平被劉彥那麽看了一眼立刻汗水濕了滿背,人也是忍不住哆嗦了幾下,汗跡從鼻梁上流了下去。

旁邊的盧勛還不知道有多麽幸災樂禍,兩個郡有轄區爭議的可不止是鴻上關,還有馬溺關、新市和九門幾個地方,那些都是兩郡交界處的百姓居住點,平時到了征集徭役和收稅的時候,兩地的真還沒少起摩擦,甚至多次發生胥吏幹架的事情。

不獨常山郡和中山郡有這樣的情況,各個相鄰的郡都有類似的事情,丞相府忙碌的事情實在太多了,各郡有爭議的所在多不勝數,著實不好短時間之內處理完畢,就那麽一直拖了下來。

丞相府需要忙碌的地方真的相當多,任務最重的還是修建長安城和東南與西北的國道,用在這兩個地方的人手占了編制內的十之六七,其余人皆是忙碌在各郡縣的基礎建設監督或是驗收,著實是沒有多余的人去幹其它事情。

新長安的建設已經進入收尾階段,卻不意味著丞相府的人手能抽出來,相反是為了驗收需要投入更多的人手,紀昌感慨於人手著實不夠用,不止一次想過要請求增加編制,只是考慮到丞相府的編制已經異常龐大,不管是為了避諱還是以後可能出現的冗官現象,也就忍了下來。

漢國最大的機構只有兩個,除了丞相府就是太尉署,隨著軍政分離,丞相府不再涉及軍務,太尉署就擔任起了軍事的全部責任,包括調兵遣將和後勤物資的調配。

徐正是一個聰明人,他有感於自己的權利實在是太大了,有兵又掌握物資,已經不止一次寫奏章給劉彥,請求進行拆分,再不拆分著實不敢將太尉繼續做下去。

劉彥當然也知道太尉的權利是有些過份的大,可治國總是需要分出步驟,先將軍務從丞相府剝離,歸屬在太尉署過渡一下,再設立一個新的部門來分擔一些職權,免得發生什麽不穩的情況。

事實上後面軍方會有大改革,大概是會分成專門調將的部門、專門調兵的部門、專門策劃戰爭的部門,物資則會設立一個由文官與武將一塊管理的行政機構。另外還會有野戰軍和戍衛軍(含邊軍以及郡縣兵)的兩個不同的管理所屬部門,做到職權分明……甚至對立。

不止是軍方會拆分和細化,民政也會進行,劉彥一再考慮之後得出一個事實,三公九卿制度真的有些跟不上時代了,為了能夠更加明確一些職權,改為三省六部也許就是必然的趨勢。

劉彥也不是沒有想過弄現代的那些,比較可惜的是他真搞不定,知道有總理府,也知道總理是幹麽的,但是總理府裏面有什麽部門,總理之下又有什麽官員,他是真的不知道哇!

目前的三省六部是有在三國末期和西晉、東晉執行過,遠還沒有隋唐時期那麽成熟,可該有的真的是有了,缺的那些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再進行補充。

就如同拆分太尉署需要步驟和過渡那樣,劉彥不能幹什麽都想著一步到位,大概是需要兩年或三年的時間來慢慢做。

會是兩年或者三年的考慮,是紀昌、徐正等人在三年之後(元朔十三年)就三屆任期結束,到時候他們就該離開自己的崗位,去到哪個崗位繼續發光發熱尚且不提,各個崗位肯定是要由新的人手來接管。

劉彥重新出發是在兩天後,進入的是中山郡,不過僅是從中山郡北部路過,並沒有巡視中山郡其余縣的打算,下一個進入的郡是範陽郡。

範陽郡原本是屬於幽州之下,一段時期還是幽州的州首府所在地,最為出名的縣是涿縣,那是劉備出生並長大的地方。它與代郡、廣寧郡、上谷郡、漁陽郡(西晉為燕封國)相鄰。

出巡隊伍在範陽郡的最終目的地就是涿縣,途中經過了範陽和故安,劉彥期間都有停留並視察,得說的是入目之初還能看到戰亂留下的創傷。

“此地便是我軍攻(慕容)燕國的首戰之地。”劉彥的記憶其實是比較模糊了,記不得是由誰率領軍隊,參戰的又是哪個常備軍,只記得當時的慕容燕軍抵抗很頑強:“城墻為什麽還沒有清理?”

範陽郡的郡守郭恬立刻臉色不善地看向範陽縣縣長呂化,覺得丟人丟大了事小,給天子留下不足任事才是大事。

“陛下……”郭恬不能不出聲,連道:“就辦,就辦……”,內心裏卻是更惱怒呂化了。

“此地縣長可在?”劉彥其實早看到身穿綠色官袍的人,還不止有一個,其中必然是有範陽縣長,看到一人走出來做跪地請罪狀,不含任何情緒波動地問:“城內百姓幾人?”

呂化的聲音聽著有些誠惶誠恐,答到:“城內百姓二百一十戶,成年男子二百零七人,婦人一百一十二人,孩童八十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