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2章 來,站著捅(第2/3頁)

君士坦提烏斯二世認為火候到了,走向王猛,開口問:“漢使,我的海琳娜美嗎?”

“是的,大秦冕下。”王猛倒也沒有違背本心:“以大漢的審美觀而言,海琳娜公主閣下的確很美。”

“她可是我的掌上明珠。”君士坦提烏斯二世得到想要的答案明顯非常高興:“還是羅馬的珍寶。”

這個卻是與王猛了解到的並不相同,他所知道的是海琳娜從來都是一名邊緣人物,甚至被君士坦提烏斯二世所厭惡。不過嘛,事實是怎麽一回事不重要,都客套點才能愉快玩耍,講真話就是明著拆台了。

王猛稱呼君士坦提烏斯二世為“冕下”沒有任何的錯誤,到了君士坦丁一世之後,羅馬的奧古斯都通常是會在正式場合腦袋上戴一個冕冠。羅馬這邊的王座沒有“陛”,甚至是連台階都沒有,不稱呼冕下又稱呼什麽。

到目前為止,冕下這個稱呼還不是專門用來稱呼神職人員的,得是後面基督教進行改革,例如學習奧古斯都也搞一些“冕”來戴一戴。

還有另外一件事情,基督教也沒還有設計出人形天使……不是天子的使者,就是有著羽翼的鳥人。他們現在甚至都沒有天使這一個稱呼,不過一些“天使”倒是被設計了出來。

早期的天使和文藝復興之後的天使就是兩回事,並且早期的天使是來自希臘一些神話,通常是一些奇奇怪怪的形象,如動物的身體和一張人臉,甚至是連一張人臉都沒有,現代的天使形象是文藝復興之後的產物。

必須說的是,早期的天使都有自己的名字或代號,並不是統一稱作天使。

漢國使節團的到來可是驚艷了無數的種族,給予了無與倫比的想象力,最先得到啟發的是波斯薩珊那邊。

比如瑣羅亞斯德教覺得聖火使聽著的逼格沒天使高,那麽是不是改個名字?

阿拉伯人、塞種人、吉普賽人、猶太人……這一些還沒有自己國家的民族,甚至是沒有屬於自己宗教,他們見識到了漢之天使的特權,聽聞了遠方漢帝國的強大,對於“天使”這個稱呼極度欽羨,後續的歷史事件中也會起到很關鍵的作用。

要說被極度震驚的還有哪一方,無疑就是與漢國使節團有直接沖突的基督教,他們看到了漢使的無畏和無懼,見識了極度的自信,嘴巴上不斷詆毀與痛罵,內心裏卻是渴望那些品質,幾乎是下意識認定俺們也要有這樣的人,要是無法出現這樣的人,俺們就虛幻出這麽一個或是一群。

對於基督教來講,本身信仰就是建立在“虛擬”之上,“主”可以不斷地去進行補充和完善,再虛構出一批不存在卻能展現美好的生物,完全不是什麽事。

就在今時當下,關於怎麽來虛構一批偉大生物的議題,在漢國使節團沒到來之前就被一再展開,漢使的出現瞬間就讓那一幫人眼前一亮,想要的品質在王猛身上得到了最大的補充。也不知道執拗還是什麽個意思,他們認為天子的使節是天使,那麽俺們“主”也要有天使,還是無限。

大堂之內,被邀請而來的神職人員一直是待在角落,他們大多數時間是沉默地看著漢人的一舉一動,只有偶爾才會有幾個人交流一下。

“自漢人來到君士坦丁堡一直掌握著最大的主動權,包括奧古斯都在內的所有人都成了陪襯。”

“是啊,像是現在,海琳娜僅僅是穿上了漢人的服裝,也成了全場的焦點。”

他們並不想再做點什麽,不是慫了,是與之有利益糾葛的所有貴族都發出了表態,漢人或許可惡,可是漢人的財富並不可惡,當前最為重要的就是從漢人那裏獲取商品,轉賣到世界各地,創造出屬於羅馬人自己的財富。

對於早就沒什麽榮譽感的羅馬人來講,為了獲得利益別說是忍耐或克制,就算是真的認慫也沒什麽,不知道多少羅馬人聽到風聲,為了不被排除在這一場盛宴之外,都有了改變信仰的心思。

一旦漢人真的明確表示不歡迎基督教(包括信徒),以當前羅馬人的尿性,信不信基督教就會迎來一次大衰退?為了避免發生這樣的事情,柴爾德主教今天的任務就是化解與漢人的敵意,為此他還特意邀請與大多數漢人高官有交情的馬魯斯·烏壇西斯為中間人。

另外一邊,君士坦提烏斯二世一直在引導著話題,偏偏王猛就像是聽不懂那樣沒什麽表示,別提君士坦提烏斯二世有多麽的郁悶。

海倫娜卻是有了新變化,甭管她的內在情緒是什麽,表現出來的就是一名十足的羅馬淑女風範,偶爾會搭一搭話,每一句都離不開對漢國的贊美以及向往。

充當翻譯的尤利安無時無刻不在難受,他不敢保證在場的另外羅馬人不會漢語,另外就是自己的漢語也僅限於普通的交流,想要給點高深的暗示都辦不到,只能是繼續難受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