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0章 良工不示人以樸

科技的進步就是打開一扇扇的大門,很多時候是只要走到了那一步,輕輕一推就能讓門張開,更多的時候則是門哪怕是有了縫隙也難以全部張開。

槍械是由一個由一個零件和部件組裝而成,有那麽一些零件不附合規格,哪怕是能夠進行射擊,可是性能必然存在缺陷,壽命也會遭到縮短。

與十二式步槍相比,還沒有命名的機槍構造要更加復雜。

“除了基座之外,它是由兩百四十三個零件組裝而成,大的部件就是槍械外殼以及槍管,裏面的零件最小只有四毫米。”張石盡管沒奢望試射能打完一條彈鏈,卻是沒想到連二十秒都沒能撐得過去:“退殼裝置和擊發裝置還在完善……”

劉彥剛才就看發射的時候槍身抖得厲害,很明顯發射時產生的後坐力有些驚人,要是槍械的零件咬合力不夠,一再抖動必然是會出現故障,那麽恐怕不單單是退殼裝置有問題,是整部機槍都存在問題。

有玩過拼裝的人都應該明白一個道理,各種零件互相組裝起來,咬齒很難做到足夠的咬合,一定要有螺絲來進行近一步的加強,要是僅僅靠各個零件之間的咬合很難做到絕對緊密,稍微抖那麽幾下咬合之間就會松動,原本看著好看的拼裝物立刻變得松松垮垮。

對於一台機槍……機炮來說,已經有螺絲去對各個部位進行咬合加強,可是對設計依然會是一個天大的考驗,那是因為哪怕僅僅是簡簡單單零件咬合或加固也是科學的一部分。

劉彥沒有什麽怒火沖天,甚至都沒有任何責備,有的是溫言鼓勵。

研究步槍是歷經了將近十年才有成品,慢慢走到了研制出線膛槍的這一步,要是每出現一次失誤就要怒火中燒,腦殘地去殺掉研究人員,那麽就是親自動手致使研究的斷層,等於是每一次都要重新開始。

歷史上並不缺少因為獨裁者一怒殺害科研人員讓研究被迫重來的例子,獨裁者怒火發泄之後固然是爽了,盡管研究會留下資料,可是換上了不同的人員就等於差不多是從基礎做起。

機炮被檢查是什麽地方出現故障,修好之後再次做開火的準備。

這一次它的發射比上一次多支撐了十秒左右,一條全新的彈鏈被打了三分之一左右。

“一條彈鏈一千發子彈?”劉彥默算了一下,說道:“每分鐘射速三百發?”

馬子歡說了一再試驗的數據,要是熟悉的操作手進行發射,機槍每分鐘最高射速可以達到四百五十發左右。

劉彥有些出神地看著模樣怪異又猙獰的多管機槍,他著實是沒有想到它的出現會那麽快,盡管是有著種種的缺陷,但那是材料科學以及零件咬合的問題,一再研究下去肯定會研究出合格的產品。

沒有被改變的歷史,第一部手搖加特林是在十九世紀後半葉,由美國人理查德·喬丹·加特林發明,它初始階段每分鐘射速每分鐘僅是兩百發,經過一再對槍身的改進以及更改發射銅殼子彈做到每分鐘最高射速一千兩百發的記錄。

劉彥不知道加特林機槍的研究歷史,卻是能夠分辨能做到每分鐘最高射速四百五十發已經相當的了不起,更加知道一旦它能夠被量產並配置軍隊,一定會盡顯猙獰。

“步槍注定會淘汰刀、槍、劍、戟……等等的冷兵器戰法,它……”冉閔完全不知道該用什麽樣的表情了:“燧發槍的射速慢,優秀的步搶手兩分鐘一次射擊是極限,還有騎兵的活路。它發射子彈的樣子根本就是狂風驟雨,連騎兵的活路都沒了。”

排排站墻壁時代……或者說緊密步兵陣列戰法的結束就是機槍被運用於戰場,連帶比步兵移動速度要更快的騎兵也同樣消失在正面戰場,致使騎兵從陸戰王者變成了打雜的兵種角色。

“我們很幸運。”徐正滿滿都是感慨地說:“至少是我們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當前也是獨一份。”

駐守在這一個營地的禁衛軍,他們就是世界上第一支全面列裝火器的部隊。

響亮的號角聲吹響了集合的命令,營地各處不斷出現成隊的士兵到校場進行集結。

他們之中士兵皆是列裝十二式改燧發槍,軍官則是手銃類型,一到校場就在軍官的約束下進行列隊。

士兵上身是一款灰綠色的作戰服,衣服為中開款式,由一個又一個金屬紐扣進行扣攏,有著肩章、領章、胸章,看去既是筆挺又合身;他們下身的褲子為鐵灰色,靴子則是被塗黑的牛皮筒裝靴。

他們的腰間同樣是牛皮制作而成的武裝帶,右側腰有一個長形的皮革盒子,左前腰則是懸著一柄長達二十厘米的刺刀,同時左側腰也懸著清理槍膛用的通條。

那個長形的皮革盒子長二十厘米寬十厘米,中間有一條阻隔層,一邊放著紙裝火藥,另一邊放著鉛彈丸,整體容量是三十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