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0章 十年(第3/3頁)

帝國與帝國的戰爭,不可能是一場戰爭就會得出最後的勝負,其實就是一次又一次地交鋒,不但是盡可能地消滅對方的軍隊和有生力量,其實也是在損耗對方的國力。

羅馬與帕提亞打了多久?能夠被定義為滅國級別的戰役又打了幾次?雙方損失在戰場的士兵完全統計出來的話,總合絕對是超過三百萬。

後面還是帕提亞自己內亂,再來就是國力真的難以支撐繼續進行戰爭,恰好羅馬又是遇上了一個根本不考慮迅猛擴軍帶來隱患的奧古斯都,要不然哪怕是帕提亞內亂又沒錢了,羅馬要是按部就班地來,戰爭結果依然不會那麽快出現。

“中樞早有計較。”謝安並不介意透露:“大漢與薩珊的戰爭,前十年大概會是一種蠶食方式的推進,沒有一次滅掉薩珊的想法。”

漢帝國現在也承受不起一次性就將薩珊滅掉的壓力,不是其它什麽壓力,是薩珊怎麽說也是一個幅員遼闊又有七八千萬人口的帝國,就是將薩珊的軍事力量一次性地消滅,打穿了薩珊全境,那麽接下來就算完了?

絕對不會那麽容易就完的!甚至可以說瓦解了阿爾達希爾對薩珊的統治之後,才是困難真正的開始。

“大漢本土離薩珊太遠了……”謝安表情變得略略詭異:“哪怕沒有運糧的負擔以及損耗,其余方面的困難同樣不小。”

戰爭會出現損員,兵源肯定是要補充。

戰爭同樣是會出現器械消耗,一樣是從本土運過來。

那麽修路就成了一件必要的事情,關鍵是哪怕是從本土的安西都護府到疾隆坡也要走個兩千多裏路,代表著僅是修一條軍用通道就要修個兩千多裏。

更要命的還有很多方面,漢帝國一來沒可能征發徭役讓漢人數千裏遠地來修路,二來是修路需要工具和材料。

這樣一來的話,就算是西征幕府可以抓戰俘成為修路的勞動力,可材料總還是要運的吧?

想一想軍事通道的重要性,再捋一捋各種困難,不難猜出中樞為什麽制定出一個前十年為準備時期的交戰計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