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章惇

很少有人知道,平江軍來的紀憶和當朝宰相章惇有著那麽一點拐彎抹角的親戚關系。

這層關系要從章惇的父親章俞說起,章俞也是進士出身,在高中之後的第一任官職就是平江軍下屬的吳縣主簿。而吳縣正是紀憶的老家,紀家是當地的豪門名紳。紀憶的一個叔祖當時正好在做吳縣押司,和章俞混得很熟。後來還將紀家憶的一個姑姑嫁入了浦城章家。

有了這層關系,紀憶也勉強可以算是宰相章惇的自己人了。如果換成那種結黨營私的奸相,沒準還會大大提拔一下紀憶。

但是章惇卻是一個非常自律的奸相,哪怕獨相多年,也不曾破格提拔過章氏一門的子弟和親戚。

所以紀憶可以有現在的局面,都是自己努力讀書和拍馬屁得來的。不過紀憶在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還是非常努力的往章惇門下鉆營。但成果並不顯著,大概在紀憶高中進士之前,章惇是不會特別看重他了。

而今日不知怎的,堂堂的章相公,竟然破格召見他這位小小的將仕郎,同文館孔目官了。

跟著一個操福建口音的章家老仆,紀憶行走在章惇的相府之內。這處府邸並不是章惇的私產,而是官產,章惇只是居住其間。因為是給宰相居住的府邸,面積是不小的,但是官產總是乏人料理,所以有些陳舊。

另外,相府之中的往來人等也不多,除了操一口難懂的福建話的章府家人外,只有很少的幾個幕僚書吏。那種“門客三千”的宰相,在宋朝是不可能出現的。

章惇今年已經六十三歲,須發皆白,略顯清矍,眉宇之間透著一股久居人上的氣勢,說話時總帶著幾分福建的鄉音。

“憶之,高麗國的樞密院知奏事尹瓘是何出身?才能如何?”

紀憶向章惇見禮之後,就聽到一個頗讓他意外的問題。

“尹瓘是高麗國的勛貴,先祖是高麗開國功臣,他本人則是高麗國的狀元。”紀憶和尹瓘的兒子尹奉相處很好,早就把尹家的老底打聽清楚了,他說,“至於尹瓘的才能,下官看來,他是文武雙全,才識過人。”

眼下的高麗國也搞重文輕武和科舉取士,不過他們的科舉取士是要拼爹媽——拼爹還不夠!連親媽都必須是正房才行!實際上還是門閥體制,因此能夠培養幾個允文允武還自帶門客、死士、宗族的大儒……當然了,大部分高麗國進士都是些沒大本事的紈絝子弟,但尹瓘是個例外。

“文武雙全?”章惇問,“你怎知道?”

“下官見過他騎馬射箭,還見過他親自調教身邊的衛士。”

“還算仔細。”章惇點點頭,面無表情,“那麽……你可知高麗國近期有否對外用兵的打算?”

“知道一些。”紀憶說,“他們要對生女直用兵……在一個叫曷懶甸的地方。”

章惇挑了下發白的眉毛,“如此機密之事,你怎知曉?”

“下官聽尹瓘身邊的武士說的。”紀憶道,“他們當時說的是高麗話,以為下官聽不懂,因此才露了點機密。”

“你還懂高麗話?”

“懂一些。”紀憶說,“屬下家裏是海商,因為要和海外人交易,所以族學之中就有教高麗話、日本話、安南話、大食話、波斯話和契丹話的。”

章惇問:“你都會說?”

“哪能都會啊?”紀憶搖搖頭,“屬下只會說高麗話、契丹話和波斯話,因此那些高麗人說的,屬下都能聽得懂。”

章惇點了點頭,如今大宋文華鼎盛,通道德文章的官員一抓一大把,可是懂契丹話、高麗話的文官可真是鳳毛麟角。

這紀憶不僅辦事勤勉,腦筋活絡,還通契丹、高麗語言,還是太學上舍才子出身,中個進士想來也沒多難,而且……還是個南方人!

不錯,很不錯!

想到這裏,章惇又問起了正事兒,“生女直部不是遼國的臣屬嗎?高麗國對生女直用兵,就不怕遼國發兵討伐?”

紀憶早就把這事兒打聽清楚了,當下就答道:“遼國已經從生女直部屬地撤兵,如今生女直和高麗一樣,儼然都是獨立之國了。所以高麗和生女直交兵,契丹人多半是樂見的。”

“遼國從生女直撤兵了?”

“高麗人是這樣說的。”

章惇並沒有顯得特別驚訝,因為他今日在崇政殿問對時,已經從官家那裏得到了同樣的消息,應該是往來國信所打聽到的。

現在這條消息又通過高麗人得到了驗證,從而大大提高了官家所說的其他幾個非常關鍵的遼國內情的可信度。

這可真是天佑大宋啊!在眼下這個遼宋對峙的當口,居然送給大宋一個如此關鍵的遼國內情來源!

不過這個情報來源到底靠不靠得住,還是得進行一番調查的。這個紀憶還不錯,可以叫他走一趟遼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