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大學在哪裏(二)(第2/2頁)

而且他掌握的是後世起源於西方的科學知識,和東方科學並不是一個體系……你這個東西拿出來,人家看不懂啊!

比如一個化學公式寫出來誰認得是什麽啊?

還有許多化學元素、數學和物理的術語,東西方的名稱都不一樣。

武好古必須把那些他自己都記不全的後世自然科學的知識,都變成宋朝人能看得懂的語言文字,才有可能支撐起一所小小的大學。

而現在,有了《夢溪筆談》、《營造方式》、《圖經本草》、《新儀象法要》等等宋朝的科學書籍,開辦大學就容易多了。

只需要把這些書籍“拆開”了,分門別類整理成系,一所類似近現代模式的大學不就有了?

可別小看這種分門別類的大學在促進科學技術發展過程中的作用。因為很少有人可以像沈括這樣涉及那麽廣泛的——其實沈括的學識也有雜而不精的問題——必須要分成諸多門類,然後才能集中精力鉆研其中的一類或幾類。

而且大學還能集中多位科學家的精力和腦力用於一個或幾個項目研究,研究和傳授科學知識完全可以成為職業而不是單純的個人興趣。

“元暉,得把《夢溪筆談》、《圖經本草》、《新儀象法要》這三本書都得想辦法弄到手,多少錢不論。”

武好古已經拿定了主意,“還得去尋一些能看懂這三本書和《營造方式》的士子,這樣才能把這三本書拆分整理成許多本專注一類學問的書本……拆得細一些才好研修。”

“這樣的士子……可不好找啊。”米友仁搖著頭說。“這雜學畢竟不列入科舉,學通了最多就是一伎術官。”

武好古笑著一拍桌子:“伎書官?對了,司農寺、國子監、將作監、軍器監、少府監、都水監、翰林醫官局這些衙署裏面總有吏員能讀懂吧?”

宋朝有伎術官,自然也有管伎術的衙門,這些衙署裏面不僅有官,而且還有吏員。和官不同,宋朝的吏員是可以世襲的。官可以不懂行,但是下面的吏員必須懂,他們世世代代可都靠這點學問吃飯呢。

“他們應該能看。”米友仁想了想,“只要老師舍得花錢,還可以從這些吏員家門中請些人到佳士得行來。”

吏員雖然有世襲的路子,不過世襲的名額有些,總有輪不上的子侄。

米友仁又說:“這些日子學士已經從國子監的吏員世家中找了兩個善於印刻書籍的子弟。一個姓謝名尚賓,一個名叫魏四海。家裏面都世世代代在國子監書庫充當吏員。”

國子監書庫並不是一個藏書的地方,而是掌管印刻和出售書籍的官署,宋初的時候名叫國子監印書錢物所,在太宗朝才改名為國子監書庫的。因為朝廷對國子監書庫出版的書籍要求很高,通常要經過校勘、復勘和主判管閣官三道審核程序。

因此能世代都在國子監書庫充當吏員的家族都不簡單,培養出的子弟在刻書這一行中,全是大行家。實際上,許多私人刻坊都有國子監書庫吏員家族在後面撐著。

“好,安排則個。”武好古說,“我見見他們,若是可用,便請過來……就在佳士得行裏成立一個伎術房,把他們放在伎術房裏面。”

目前草創中的佳士得行的組織模式是這樣的,最大一級是“行”(商行),商行由股東會掌握最高權力,行之下是“房”。

諸房之首是大掌櫃房,直接向商行股東會負責。賬房則接受大掌櫃房的指揮,但是必須每月向股東會進行報告並且提交賬目,接受審查,有雙重隸屬的關系。而大掌櫃房之下除了賬房之外,還有人事房、唱賣房和商館房。

另外,還有計劃建立畫冊房、印刻行和書畫房。不過現在情況有變,武好古就琢磨著先成立一個伎術房,負責刻印(目前是刻印傳單)和整理伎術書籍這兩大業務。至於將來,伎術房還可以發展成為佳士得行的技術研發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