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方鎮和墻頭草(第2/2頁)

這是很現實的問題!

燕雲的漢人門閥在遼國那邊混得不錯——大遼國的體制就是保護門閥利益的嘛。

相反,宋朝的體制則是限制門閥的!宋朝真正掌權的是科舉出身的文官,而且宋朝的科舉比較嚴謹,是不拼爹的。

既然如此,燕雲的漢人門閥為什麽要幫著限制自己利益的宋朝去對付保護自己利益的遼朝?

當然了,遼國本身的衰弱是燕雲漢族門閥生出異心的主要原因。遼國的體制對門閥再有利,混不下去也是空的。

不過這並不等於燕雲漢人門閥要給大宋賣命,這事兒……畢竟是有風險的。沒有相當大的利益,誰肯跟著幹?

紀憶看著馬植,吐出了兩個字:“方鎮!”

方鎮就是藩鎮,獨霸一方,不受朝廷節制,鎮帥父死子襲。實際上就是獨立王國!

馬植點點頭,笑道:“若得方鎮之封,只待遼國北疆大亂,燕雲各家便能為大宋所用,數萬精兵,百萬石的軍糧,瞬息可得。朝廷只需一旅之師再加銅錢數千萬緡,就可盡復燕雲十六州並遼西、遼東之土了。”

這的確是個可行的辦法。門閥體制就這樣,土地和民眾都被門閥權貴牢牢控制著,同時門閥家族都擁有相當強大的武力作為基幹力量。因而門閥權貴就能輕易動員組織起龐大的軍隊呼應宋軍的北伐。

所以只要宋朝能夠給出讓燕雲門閥滿意的條件,在遼國陷入危機是恢復燕雲應該是很容易的。

可問題是朝廷能封一堆方鎮出來嗎?

紀憶當下就和章毅換了下眼色,兩人都沒什麽把握。

章毅又問:“馬二哥,那如果朝廷不肯在燕雲大封方鎮呢?”

不肯?

馬植臉上的神色微微變幻,若不肯的話……事情就不好辦了!

燕雲豪強可不是宋人,他們夢中的故國是大唐不是大宋,想法也和宋人不一樣。東華門外唱名才是好男兒的道理,他們是不能理解的。

思索了一會兒,馬植苦笑道:“若是朝廷不肯,那麽只要朝廷天兵開進燕雲,各地豪強還是會望風歸附的,只是……”

看到馬植吞吞吐吐,紀憶追問了道:“只是甚底?”

馬植嘆了口氣,苦笑道:“只是沒有方鎮之封,就不能指望他人舍命相助了。”

也就是說,如果大宋封大家當節度使,那麽大家就出死力相幫——畢竟打下來的地盤都是自家的,怎麽能不出死力?所以到時候宋軍看戲,他們來拼命。

如果沒有方鎮節帥可以做,那麽大家也不會和大宋為敵,當一堆墻頭草還是可以的。

紀憶點了點頭,又和章毅互相對視了一眼。這個馬植還算爽快,一下子就把底牌亮出來了。現在就看天子和當朝的章相公怎麽選擇了。

……

“崇道,元暉,你二人的本事,老夫已經見識到了,能在恁般短的時間裏,把佳士得行打理到如此程度,這實幹之才是有的,很好,很好。”

武好古和米友仁這時已經見到了蔡京,還是一如既往的和藹可親,還請兩人吃了美味的蟹黃包子,哪有一絲奸臣的模樣?妥妥就是一個鄰家老伯。

誇獎了幾句之後,蔡老伯又一次嚴肅地教導兩位晚輩:“不過你們也不能把精力都用在生意上面,我朝畢竟是以讀書人為重的。崇道,等你使遼歸來,一定要用心讀書了。要不然就趕不上年底的鎖廳試了。”

鎖廳試只有官人才可以去考,蔡京怎麽說,意思就是武好古到年底時肯定是個官了。

武好古搖搖頭道:“學士,晚生學識淺薄,不大能文。”

蔡京一怔,“怎麽會呢?那個‘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是不是你寫的?寫得恁般好,怎麽就不能文了?”

那是抄的!

武好古當然不能和蔡京說真話,只是說道:“晚生於經義上無甚天賦……”

蔡京一揮手,笑道:“這個還不容易?不就是經義嘛,容易得很。攸兒,稍後叫人送你叔父注釋的《三經新義》、《字說》、《易解》、《論語解》和《孟子解》去武家還有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