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練兵最難(第2/2頁)

因此章惇幹脆給他弄個練兵的差遣,這樣多半就加個知樞密院事的頭銜,頂天就是當樞密院的一把手(這也不大可能),不可能當宰相的。因為北宋的軍、政、財、刑四大權力基本是分離的,除了開國時期,就基本沒有一個臣子可以獨攬兩項大權。

“章卿,河北東、西兩路又該讓何人去整頓?”趙煦又提及了第二個叫人頭疼的問題。

所謂“整頓”,其實就是整人害民!要讓身處和平安逸環境中的民眾進入戰時狀態,是不可能開開心心的。

況且,河北東、西兩路的土地大多是誰家的?農民都在替誰種地?若是要這些農民去服各種徭役,河北兩路的名門豪強能樂意嗎?

這事兒要是不得其人,非整出亂事來不可!

“臣推薦臣兄章質夫和現任樞密使曾子宣。”

章惇的這個推薦同樣是充滿算計的,河北東、西兩路根本不是小人物能壓得住的。也只有章楶、曾布、蔡京、蔡卞這樣的人物可以去。

而且這是得罪人的差遣,幹完以後很可能會被迫致仕。所以章惇必須要拿出自己的堂兄章楶,然後才能用章楶“兌”掉曾布。而曾布一旦出鎮,樞密使就會空缺,因為呂惠卿要負責練兵的大任,是不可能真正掌握樞密院的——要不然兵權太重了!所以必須要有人接替曾布,而接班人肯定是蔡京,他現在就是副使嘛。

而蔡京一旦入主樞密院,蔡卞就別想更進一步去拜相了。哥哥當樞密,弟弟做次相,這個也顯得權勢太重了。說不定蔡卞的尚書左丞也有可能不保,被官家趙煦打發出朝去擔任安撫。

這樣在朝中就沒有人能夠威脅章惇的獨相地位了……除非官家駕崩,太後臨朝!

趙煦聽完章惇所言,輕輕嘆了口氣:“練兵之事本屬武將,今以文官督之,頗是不妥,呂惠卿若以此為由拒之,也屬合情合理……至於整頓河北東、西二路也實屬不易,容朕再三思之。”

現在趙煦是在吃祖宗家法的虧了,兵肯定得練,不練的話根本收不回燕雲,即便勉強收回了也不可能守得住。

可是文官是調兵不掌兵,不掌兵也就不能練兵了。而宋朝的武官雖然在《將兵法》實行後權力稍大,但是一“將”通常也就是幾千人。想要練出10萬精兵,起碼就是二三十“將”,沒有重臣壓陣督帥如何得行?靠三衙管軍那幾個武夫嗎?且不說那些個管軍到底會不會管,便是能管……皇帝老子能放心?

誰知道會不會有趙匡胤第二?

至於用內官去練開封府的禁軍也是不行的……誰知道會不會練出一個“神策軍中尉”來?所以宋朝的內官,一般是不能管開封禁軍的,他們只能去管邊軍的事情。

所以唯一的方法就是讓重臣和管軍共掌一軍,並且以文官重臣為主還比較放心。可是讓文官重臣去和管家一塊兒管練兵……也是個讓人頭疼的事兒。

人選艱難不說,這個練兵的重臣練兵成功以後,肯定和宰執無緣——練過兵的文官一樣是很危險的!說不定還會被迫致仕回家養老。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兒,人家肯幹嗎?

看到趙煦猶豫起來,章惇又奏道:“陛下,如今只怕遼國大亂在即了……若是朝廷手中沒有一支堪戰的大軍,將來旦有亂事,何以自保?”

章惇看得清楚,這漁陽鼙鼓不一定非要幽州節度使來敲的,換渤海國大王或是阻蔔大汗也一樣!

所以大宋不能在遼國崩潰的時候置身事外,即便要置身事外,也得是手裏面有精兵。要不然人家鐵騎南下的時候,用什麽去抵擋?

“就怕呂惠卿不肯。”趙煦搖搖頭。

“不如先令其入京奏事吧。”章惇言道,“橫山戰事剛剛結束之時,他便自請入京了,現在正好召他前來。陛下可在奏對時詢問他的意思,若是他肯承擔重任,就再好不過了。”

趙煦輕輕點頭:“看來也只能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