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何來百萬石

聽到武好古的一番分析,別說是“庸懦”的韓忠彥了,就連張商英和張叔夜這兩個能人,也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之前大家只想到復燕或者不復燕,卻從來沒想過復燕成功之後拿什麽去喂飽幾十萬甚至更多的燕雲城民。

燕雲之地入遼都快二百年了!那裏早就是遼國國內經濟分工的一部分了。用後世的話說,燕雲之地是遼國的工商業中心,燕雲出品的手工業產品和通過燕雲進口的宋朝商品,大多要銷往遼國其他地方乃至西域。而土地肥沃的遼國東京道則是遼國的糧食主產區和皮貨、藥材等出口原料的采集地。而燕雲,特別是燕京用手工業品同遼國東京道交換糧食、皮貨、藥材等物。

也就是說,燕雲之地和遼國的其他地方在經濟上是互相依存的!甚至到了密不可分的地步!

大宋如果想收復燕雲,別的不說,至少要有足夠的糧食去喂飽燕雲地區的漢人百姓?要不然飯都沒得吃,誰還跟你講民族大義什麽的?

而要喂飽燕雲百姓,奪取遼國東京道是不敢想的……既然東京道拿不下,那麽就只有用宋朝自己的糧食去填補這個空缺了。

可是宋朝有能力每年調集上百萬石糧食去燕雲嗎?現在光是給陜西諸軍和開封府運糧食,就已經讓朝廷頭疼死了,再要給燕雲一百萬石……恐怕宰相都沒人敢做了。

武好古掃視了三人的臉孔,然後笑道:“若無一年百萬石米糧輸燕,那朝廷得到的就不是燕雲之地,而是隨時會動地而來的漁陽鼙鼓了!”

看來這燕雲之地,是無論如何都不能恢復的!

韓忠彥和張商英甚至張叔夜腦海中都冒出了同一個答案!因為每年向燕雲之地輸送一百萬石糧食是不可能的,如果沒有該死的“三易回河”還好說。至少河北東路那是沃野千裏,府庫充盈。但是現在河北東路的大平原年年被水淹,府庫裏面空的都可以跑馬了,自己都要別的地方救濟,還這麽供養燕雲?

至於河北西路和河東路,那裏都是多山的地形,出產炭石和瓷器,不怎麽產糧食的,根本不可能一年拿出百萬石余糧。

再向南過了黃河就更別指望了,有開封府、應天府、河南府這些大城市在,還有陜西的西軍,中原地區每年要輸入幾百萬石糧食才夠吃,已經讓運河系統不堪負重了。

別說從中原調出糧食,就是利用疲敝的運河體系一年輸送百萬石米糧去燕雲也是不可能的。

武好古嘆了口氣,“可這燕雲之地是否恢復卻也由不得我朝啊!假若作為大遼柱石的宮分諸軍在漠北為阻蔔所潰,那大遼分崩離析就是數年間的事情。到時候,我朝能不復燕雲之地,而眼睜睜看著那裏落入強虜之手嗎?若燕雲入了新崛起之強虜之手,那我大宋還能有安泰之日嗎?遼國的鐵器可是大半出自燕雲的!而且燕雲還有數百萬人口,其中丁壯不下數十萬人啊!大府,我大宋和遼國之間的百年和平,可不僅僅是用五十萬歲幣換來的,而是我大宋百萬禁軍累次血戰打出來的!”

沒錯,宋遼之間的和平是雙方經過幾次血戰,都發現沒有力量征服對方後采取的不得已路線。

這個和平路線是不可能被代遼而起的強虜輕易繼承的——你一個富得流油的大宋擺在那裏,人家會不咬上幾口就答應五十萬的歲幣了?哪有那麽好說話的胡虜?

想要屈辱的和平,也得重新打過!

也就是說,遼國一旦崩潰,大宋就必有一戰。

既然一戰難免,那麽在遼國崩潰之際收復燕雲就沒什麽不對的了,問題只是怎麽收復,以及收復之後怎麽將燕雲融入大宋。

歷史上的宣和北伐前,大宋朝廷壓根就沒想過這些問題。最後雖然靠花錢收買女真人勉強收復了燕雲之。但是卻始終沒有能力解決燕雲之地的吃飯問題和融合問題,結果造成了可怕的災難。

而武好古作為一個資產階級奸商臟官,考慮問題當然比較全面了……所以在了解到遼國南京道的工商業和需要從遼東輸入米糧的情況之後,馬上就想到了幾十萬燕雲城民的吃飯和工作問題。

幾十萬燕人沒飯吃沒工作,不亂起來才怪呢!歷史上就算是女真不被盟入侵,郭藥師那個坑貨多半也會變成個安祿山。

“可界河商市也產不出百萬石米糧啊?”韓忠彥問。

武好古笑道:“大府,界河商市是一個海港商市啊!現在遼東運往燕京的百萬石米糧都是從界河入海,再往燕京而去的。不過由於內河水淺,遼人只能用小船海運遼東米糧,常常會翻船的。如果界河商市起來,那界河商市一定會變成遼糧入燕的轉運中樞。雖然界河商市依舊不會產出米糧,但是運糧的船只,裝卸的碼頭,存糧的倉庫都會搞起來,到時候就能從海州運送淮糧入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