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銀行僧

以絹為本當然不是為了方便顧客,而是大宋朝廷嚴格控制銅錢和金銀外流,所以要在界河商市搞金銀銅為本是不可能,唯有以絹為本了。

而絹帛在唐宋時期,也的確有貨幣的功能。一方面是因為絹帛是上層社會的必需品和重要的出口商品,需求量極大。

一方面的絹比銅錢輕啊,一匹絹就四丈長、一尺八寸寬、十二兩重,價值銅錢770文-800文,也就是一緡錢。而一緡錢可不止十二兩重,哪怕因為偷工減料的原因銅錢變得越來越輕,但是一枚小平錢怎麽都有三分之二錢(重量單位)重,七八百枚加一塊就好幾斤了。

而且銅錢還存在成色和“折幾”(就是一枚折幾枚的“大錢”)的問題,較真起來非常麻煩,還不如一匹匹的絹帛明了清晰呢。

而在遼國那邊,絹帛的貨幣作用甚至比宋朝還要大。因為遼國的金融業不能和宋國相比,沒有那麽多鹽引、茶引和金銀絹帛交引行發行的私交子可以用於大額支付。

所以在遼國那些大貴人要出門去消費一把,就得拉上一車的絹帛或銅錢,不過大部分時候是拉一車絹帛,好像個賣布的商販一樣的……

“交子?”馬植聽到這個詞兒就問道,“是私交子還是官交子?”

“都可以啊。”武好古笑道,“商會也會成立個交子所,專門發行在商市內部流通的交子,還會負責監管在商市中開業的金銀絹帛交引鋪。”

實際上界河商市交子所就個中央銀行的雛形。會發行一種只能在商市內使用的紙幣——絹帛交子。這種交子的參照對象不是銅錢,而是絹帛,所以面值是“匹”和“尺”。

“一匹”約等於一緡銅錢(770文),“一尺”就約等於77文-80文了。不過持有這種絹帛交子不能向商市交子所換取銅錢,只能換取相應的絹帛。

也就是說,界河商市將會執行“絹本位”政策,而不是金本位和銀本位。

“哦,是這樣啊。”馬植頓了頓,又道,“界河這邊的大相國寺何時建成啊?”

“大相國寺?”武好古一愣,“馬二哥,你要燒香嗎?”

“不僅是燒香。”馬植擺擺手,笑道,“有人要往裏面存錢,不,應該是存絹呐。你總不能讓北面的貴人們空手來界河商市吧?他們得帶著金銀財寶而來,要不然怎麽過日子啊?金銀財帛存在大相國寺裏面讓人放心啊!全天下還有哪家解庫能和大相國寺的解庫相比?”

呃,這是把大相國寺當成銀行了!

不過實際上大相國寺在宋朝時的確有銀行業務,那裏面的和尚可都是金領銀行僧啊!

而在金融業不發達的遼國,商營的金銀絹帛交引鋪和解庫幾乎是不存在的——遼國是門閥社會,商人多賤啊?把錢放他們哪兒誰會放心?相比之下,佛寺就讓人放心了。遼國貴人可都是燒香拜佛的佛弟子,不相信爹媽也不能不相信銀行僧啊!

而大相國寺又是開封府來的大銀行,呃,是大寺廟!人家在開封府內城占的地皮起碼就值一個億……在遼國就是1000億(文)啊!

在遼國那群“窮貴族”心目中,大相國寺那簡直就是富得沒邊了,錢放在人家那裏還有什麽好擔心的?

“說得也是!”武好古想了想,笑著說,“若不是馬二哥提醒,小弟險些忘記了,是得請大相國寺的智深大師早一點來界河了。”

好嘛,魯智深這下要變成個大銀行僧了?

不過大相國寺的金字招牌的確比什麽潘家金銀絹帛交引鋪好使啊!

武好古心裏盤算著:自己不應該放過這個機會!一定得和大相國寺合作搞解庫……開封府的大相國寺解庫自己是不可能插一腳的,除非剃光頭去做和尚。

不過界河的大相國寺和開封府的大相國寺並不一定要存在上下級隸屬啊!界河大相國寺完全可以是個獨立的寺廟……即使現在不獨立,回頭請官家下道旨意,也就獨立了。

只要界河大相國寺一獨立,自己就有辦法參股和控制界河大相國寺的解庫了!這可是金字招牌啊……和後世的瑞士銀行差不多!怎麽都比什麽武家金銀絹帛交引鋪聽上去靠譜。

武好古自己不懂金融,不過也在後世聽過這麽一個說法:銀行就是販賣信用的。

大相國寺這四個字,在眼下這個時代,就是信用啊!

另外,界河大相國寺解庫並不一定要從屬於寺廟,完全可以作為一家獨立商行來運營。

將來可以在海州、徐州、揚州、蘇州(遼國)、遼陽府、析津府、博多、平安京等地開設分行。從而形成一個巨大的銀行網絡……將來一旦有需要,武好古就能通過這個網絡和不同地區的利差,將資金從遼陽府、析津府、開封府等地調往海州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