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五章 錢是啥東西?

大宋建中靖國二年九月末,高麗國,開京。

仿佛個森林公園一般的高麗王城,這個時候終於有了不少人氣兒。在空曠巨大的外城之內,凡是比較平坦的窪地谷地,都變成了從各道各州匯集而來的高麗兵卒安營紮寨的所在。

所謂的安營紮寨,其實就是搭建了不少茅草屋頂的土坯房。牛皮帳篷、羊皮帳篷什麽的,是想都別想的,就是把全高麗國的牛羊都宰了扒皮也不夠啊!

從高麗國民間招募起來的府兵,看起來也和他們居住的土坯營房一般的寒酸,其實就是一群被強征來的農民。一個個面黃肌瘦,帶著鬥笠,穿著舊巴巴的藍色、灰色的袍服,有一些大概是從南高麗來的人還披著禦寒的茅草,看上去仿佛稻草人。他們手裏的家夥,看上去倒還精良,都是武好古販賣給高麗人的大宋軍器監出品的家夥。不過並沒有人披上沉重的鐵甲或皮甲,哪怕是在高麗的武班貴族指揮下進行訓練的兵士,也都是不披甲的。

這些正在訓練的高麗兵士看上去也糟糕透頂,隊伍排得歪歪扭扭,刀槍拿在手裏怎麽看都是扛鋤頭的姿勢,八鬥九鬥的長梢弓(木弓)也只能開到一半甚至三分之一——揮鋤頭的力氣是一回事兒,拉弓又是另一碼事兒,急切之間,怎麽可能練出來?

高麗國這種依靠府兵制的武備,是必須建立在土地比較平均的基礎上的,有了足夠的土地,才能確保府兵的日常訓練不荒廢,同時也少不了散布各地的軍府嚴厲督促,這其實也是很難維持的。可是自打七八十年前和遼人的戰爭結束後,高麗國就沒有再打過大陣仗了,軍備自然荒廢了。而他們的兩班貴族也在不遺余力地兼並土地,現在的這些府兵,不過是沒有土地的佃戶,飯都吃不飽,哪兒還有余力訓練武藝?更不用說自備一些武器和糧食、牲畜了。

當一百來個披著鐵甲,扛著長槍、盾牌、弓箭、行李,腰裏還挎著長劍,看著就非常結實的“大宋禁軍”出現在這些松松垮垮的高麗炮灰府兵眼前的時候,震驚和紛紛的議論就起來了。

“這就是宋國的弱兵嗎?看上去都很強壯啊!”

“那麽大的力氣,平時吃的一定很好吧!”

“那是當然的,他們都是一天兩頓敞開吃小米飯和泡菜的……”

“真的嗎?大宋那麽富有?可以讓當兵的敞開吃小米和泡菜!”

“何止可以敞開吃啊,我聽人說在大宋當兵還有錢可以賺!”

“錢?錢是啥東西……”

“錢就是可以用來換泡菜和小米的好東西!”

現在的高麗國還沒有什麽商品經濟,銅錢也才剛剛開始鑄造,數量很少,只是在海州、釜山和開京少量的流通。所以絕大部分從鄉村召集來的府兵,根本沒有見過錢這種萬惡的東西。

不用說,高麗國文治武功一流的大王王颙也不會給他的府兵發錢。能給小米飯和泡菜吃就已經王恩浩蕩了,還想要錢?照理說,府兵的軍糧是應該自備的!

當然了,高麗國王王颙麾下也不都是這樣稀爛的府兵。要不然他也不會夢想重建海東盛國了。

當大宋國赴高麗觀軍容使童貫在高麗國海州牧吳延寵的陪同下,策馬進入開京內城的時候,街道兩邊站立的不再是稀爛的高麗國府兵了,而是高麗國的六軍精銳!

所謂六軍精銳是高麗國開國太祖王建依照“天子六軍”的規格組建的常備軍,一軍滿編有約7500人,不過通常只有四五千人,兵員大都是高麗國的豪族功臣的庶孽之子——高麗王朝是以豪門大族為基礎的,而高麗的豪門大族又執行嚴格的嫡庶有別以控制貴族數量(貴族要太多了連泡菜都吃不起了),在嫡子可以繼承家業並且比較容易入朝為官的同時,庶孽之子就只有加入天子六軍求個立功的機會了。

以貴族庶孽為主的六軍自然不是乞丐府兵能比的,不僅可以領到一點軍餉(主要是實物),而且家裏面也會幫著置辦一些裝備,比如弄上一身皮甲,打上幾把好的刀劍,再給張水牛角為主材的高麗弓。吳延寵從大宋買來的好裝備也大多給了他們,所以不少六軍將士還披上了沉重的鎧甲,顯得威風凜凜。

現在這些六軍精銳全副武裝的出現在了開京內城的街道兩旁,總算是有點海東盛國的模樣了。

在西北軍中開過眼界的童貫看見高麗六軍的模樣,心中也有了數目。剛才外城見到的應該是輔兵,現在這些才是真正上戰場的正兵吧?看他們的軍容,應該不在西軍精銳之下,人數好像也不少,總有好幾萬吧?

有了這樣的精銳,打敗生女真部落應該是不成問題的——這些蠻子只要沒有建立國家制度,就是一盤散沙,能夠糾集起幾千人就了不得了,也不會有什麽紀律……就像西北的吐蕃各部,根本不是大宋天兵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