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六章 殖民帝國的雛形(第2/2頁)

可是誰也沒想到隨隨便便一個三佛齊海峽一年就能刮到100緡……這還是上交給官家的,下面人私分的還不知道有多少呢!

“100萬緡?”武好古一笑,馬上引導起了話題,“不會運那麽多銅錢回來的。”

什麽?

假的?

忽悠人的?

在場的臣子和官家趙佶同時都是眉頭一皺。

武好古接著又向趙佶奏道:“陛下,銅錢雖好,但卻不是國家必須的。對於來日的北伐用處也不是很大。所以臣想讓南洋巡檢使司在占城、爪哇、真臘籌集米糧運回國內。耗費上百萬緡的金銀應該可以從占城、爪哇、真臘運回兩百萬石以上的稻米!”

啥?200萬石稻米!?

民以食為天啊!

200萬石稻米可比100萬緡銅錢有價值多了……不對,200萬石稻米本來就比100萬緡銅錢貴多了。即便在海州這個靠近糧食產區的商埠,200萬石稻米的價值也不會低於200萬緡銅錢啊!

“武崇道,你說的話作數嗎?”右相張商英的腦子轉得快,已經算清楚了,“你這不等於平白無故從海外運回了200萬石稻米?那麽多米,能喂飽多少升鬥小民啊?”

儒家官兒嘛,就是這樣俗不可耐,一天到晚就把吃飯問題掛嘴邊,好像天下間的事情就是吃飯最大了。

如果能從海外平白無故搞到200萬石稻米,至少能喂飽幾十萬人……好像沒有比這個更重要的了!

怎麽是平白無故?武好古心道:他蘇轍不知道也就算了,你張商英是紀憶的後台,難道還不知道這廝在三佛齊幹了多少壞事嗎?不僅打垮了蒲家水師,從三佛齊國手中搶下了“新加坡”,還發兵攻陷了卡著克拉克海峽的迦陀訶國,還惡狠狠的洗劫了一遍,把周圍的大國小邦都嚇死了。

真不知道紀憶是相信光明神的還是相信黑暗神的?

“張相公。”武好古當然不能和張商英說心裏話了,“200萬石稻米其實不算什麽……只是海船的數量有限,要不然上千萬石也能運回來的。”

“上千萬石!?”趙佶樂了,“武卿,你這可是吹牛了,上千萬石得多少錢啊?沿海市舶制置司上哪兒搞那麽多錢啊?即便占城、爪哇、真臘等地糧價便宜,沒有個三四百萬也買不到一千萬石米糧吧?”

什麽?買?買什麽啊?

趙佶該不會以為沿海市舶制置司準備向占城、爪哇、真臘買糧食吧?

有沒有搞錯,萬惡的帝國主義殖民強盜向飽受壓迫的亞非拉人民要點糧食還用給錢?殖民強盜好意思給,亞非拉人民也不好意思拿啊!

那100萬緡是付給船東的運費!稻米是不要錢的,是占城、爪哇、真臘人民出於對大宋皇帝的尊敬和熱愛,自願奉獻的。

武好古偷眼看了下趙佶,好一副仁義之君的模樣兒……一點都不像萬惡的強盜,還是不要告訴他真相了。

“陛下。”武好古笑道,“是臣疏忽了,錢還是要給的,一千萬石糧食運回來至少要花費五百萬緡,哦,給絹帛和瓷器也行。不過卻不是給了絹帛馬上就能運來的,畢竟這個船要一艘艘的造,水手要一個個培養,米糧也得開墾土地,好生播種……如果朝廷能賜給占城、爪哇和真臘國一些鐵質的農具就更好了。那些國家土地肥沃,雨水充足,氣候溫暖,稻米可以一年幾熟,而且人口不多,根本吃不完。多了要不到,一年兩千萬石還是可以辦到的。”

又變成2000萬石了!

真的假的?

崇政殿中的君臣都一愣一愣的。

雖然大宋並不很缺糧食,但是用絹帛瓷器換回2000萬石糧食還是非常劃算的。因為2000萬石糧食起碼需要上千萬畝土地才能保證種出來。而要獲得價值2000萬石糧食的絹帛,只需要最多200萬畝桑田——按照宋朝的絲綢和大米的比價,大約1.7畝桑田養蠶織絹獲取的收入相當於11畝良田的收入。

如果大宋能每年從南洋獲取2000萬石糧食,那麽就能多出1000萬畝桑田,農人的生活可就能大大改善了……哦,其實不是所有的農人都能得益,而是沿海的農人能夠得益,而內陸的農人將會因為絹帛跌價而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