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章 階級敵人武好文(一)(第2/2頁)

“嚴禁管什麽用?”武好古嗤的一笑,“二哥兒,你以為出入口間幾十萬緡的差額都去哪兒了?單單是一個京東商市就有幾十萬的入超,如果再算上明州、泉州、廣州等地的商市,一年一百多萬緡都有,雖然界河商市有幾十萬的出超,還會不少番人海商在咱們的土地上花費和置業,但是每年通過貿易流失的金銀銅,總在價值十幾萬至幾十萬緡間。日積月累,可就不是一個小數目了。”

如果要給中國古代社會沒有成功進入萬惡的資本主義制度找找原因,海貿上的失誤顯然也是其中之一。

早期因為沒有制海權,使得海貿定價權喪失,長期處於不公平的貿易遊戲規則下,只能承受逆差。後期雖然通過閉關鎖國解決了逆差的問題,但是閉關鎖國又嚴重影響了中外交流,對於資本主義發展同樣是相當負面的。

而歐洲之所以能在大航海時代開啟後迅速走向資本主義,除了擁有大市場(歐洲本身的市場比當時奧斯曼帝國控制的市場大得多)和老祖宗留下的可以促進技術進步的哲學、科學,就是從新大陸獲取了海量的金銀。

海量的金銀提供了廉價的資本,同時也刺激了金融業的發展,使得資本主義的苗得到了一個相當良好的成長環境。

大宋如果想要在未來一二百年間邁入資本主義初級階段,那就必須改變世界貿易中貴重金屬的流向。

而要做到這一點,則必須掌握海權!

“二哥兒,我和你說吧。”武好古笑道,“咱們現在拿住了三佛齊海峽這個南洋、西洋間的貿易要道,以後國家就不會再有錢荒和銅荒了。因為海外的金銀,都會往咱們這兒流動的。不僅金銀銅錢會流進來,南洋的糧食也會源源不斷的流進來……如果三佛齊市舶司經營得法,再過幾年,六路大發運使也不必逼著東南百姓要糧食了。不就是一年六七百萬石嘛,在爪哇國占個一兩百萬畝就都解決了。”

“一兩百萬畝能收六七百萬石?”武好文搖搖頭,“大哥你真的是不懂種地啊……這事兒你得去問七叔。”

“七叔倒是快到界河商市了。”武好古笑道,“不過這事兒不必問他,因為海州的水田不行,產不了那麽多。而全天下最肥沃的水田就在爪哇國,一畝產了六七石稻米是沒有問題的。只要能在爪哇島上圈塊土地,再遷移個幾萬農人過去開墾。一年得到六百萬石稻米不是什麽問題。”

爪哇島周圍有許多火山,經常噴發,給島嶼送去了深厚肥沃的火山灰土,再加上多雨濕潤,日照充足的氣候特點,使得島上的農業生產條件得天獨厚。

而此時占據爪哇島的是一個信婆羅門教的王國愛爾棱加國之,另外現在統治三佛齊國的“山大王”王朝(三佛齊國王的尊號翻譯成漢語就是山大王)就是起源於爪哇島。因為婚姻繼承的原因,才得以入主三佛齊國的。而“山大王”王朝在爪哇島上的國家卻被東爪哇王國滅亡了。因此三佛齊的“山代王”一直想要恢復在爪哇島上的故國,所以三佛齊“山大王”和爪哇島上的印度教的封建國家愛爾棱加國之間,一直存在著低烈度的沖突——愛爾棱加國本來不是三佛齊國的對手,但是因為注輦國,也就是印度的朱羅國在一百年前開始的對三佛齊的入侵,使得三佛齊無暇東顧,失去了在爪哇島上的所有領土,而且也失去了對三佛齊海峽以東各個小邦的控制權。讓信奉婆羅門教愛爾棱加得以壯大。

不過由於宋朝勢力的介入,三佛齊海峽的平衡均勢已經被打破。注輦國在克拉底峽的據點的迦托訶國已經在大觀元年初被大宋——三佛齊聯軍攻破。

但此時的注輦國,又處在鼎盛時期,統治了印度次大陸的東南部,不僅擁有龐大的以戰象為核心的陸軍,而且還擁有實力不弱的水軍。而且還存在一個比較松散的注輦、愛爾棱加、真臘、占城四國同盟(四個婆羅門國家)。所以它是不會甘心失去對三佛齊海峽和克拉底峽的控制權的!

與此同時,由於紀憶和元覺的推動。大宋、三佛齊、蒲甘和朱羅四國佛教聯盟,現在也已經有了雛形……所以一場圍繞南洋和東印度洋海權而展開的國際戰爭,也不可避免了——這場戰爭,也可以看成是世界大戰東南亞戰場的開局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