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北平王

大觀三年十一月十日,高俅殉國的消息終於傳到了開封府!

消息的來源還是河北宣撫司。宣撫司派出去的騎兵在衛州境內的蒼山腳下發現了遼人為高俅修建的墳塋!墳塋前立了塊很大的墓碑,上面刻了“宋將高俅之墓”幾個漢字。河北宣撫司的騎兵挖開了墳墓,找到了一口薄皮棺材,打開一看,正是高俅高太尉的屍身。

除了尋獲了高俅的屍身,紀憶還上報了最新的戰況和收容高俅所部殘兵還有相州團練軍的情況。

耶律延禧所部在擊潰了高俅所率兵馬後,並沒有戀戰,而是“得勝還朝”,一路北退,十一月八日就退過了葫蘆河進入了深州境內。下一步有可能會繼續向定州撤退,也有可能會等待滹沱河、黃河冰封,然後向河間府和滄州方向進攻,去抄武好古的後路。

不過這不是趙佶最關心的事情了,他現在是巴不得耶律延禧和武好古來一場龍爭虎鬥,要是兩敗俱傷了才好呢!

而“敗家漕臣”紀憶這回終於幹了一件讓趙佶比較滿意的事情,就是在第一時間開始收容靈州軍敗兵。截止十一月八日,一共收容了一千七八百個騎兵(包括正兵和輔兵),不到兩千名步兵。

相州團練軍那邊也收容了一部分高俅的敗兵。包括幾百名騎兵(主要是留在韓肖胄軍中的輕騎兵和騎輔兵)和一百多個跟隨高俅所部大將武松跑到相州去的步軍壯士。

另外,紀憶早前交給高俅的千余效用騎士因為戰鬥力不強而走了運,並沒有跟隨高俅出擊,而是被留在了韓肖胄身邊,於是就跟著韓肖胄一起突圍。由於耶律延禧的主要目標是高俅,因此沒有分出多少兵力追殺相州團練,所以這些四條腿的騎兵基本完好無損。

也就是說,屢戰屢敗的韓肖胄居然越敗越強了,手頭居然有了一支可用的騎兵了!

除了大約3000騎兵(包括正兵和輔兵在內的總數),相州團練軍還有大約兩萬名丟盔卸甲的步兵。談不上什麽精銳,但好歹都是上過戰場見過血跑過路的,有不少人還跑過兩回……在眼下這個時候,也算是可用之兵了。

所以“史上最會敗家”的河北路都轉運使紀憶又一次大方的將一批剛剛從天津市和京東市運來的武器,撥給了急需補給的相州軍。

“現在相州軍有23000人,開封新軍有18000人,大名府還有不到4000人的靈州軍戰士……這是包括輔兵在內的數目。如果能及時補充整理,朝廷手頭很快就會有四萬五千到五萬可戰之兵了!”

崇政殿內,都軍機使張叔夜正掰著手指頭把朝廷手頭掌握的可用之兵,一一算給官家趙佶和一幹重臣們聽。

還有四萬五到五萬可戰之兵,還算不錯吧!

“陛下。”禦史中丞石公弼道,“如今遼寇已退,朝廷又有數萬可戰之兵,不如將之用於天津府……”

什麽?用於天津府?

石大禦史的建議把張叔夜嚇了一跳,所謂的“可戰之兵”是對遼兵而言的,不是對武好古的軍隊而言的。

不過這話也不能明說,張叔夜連忙道:“陛下,臣所說的可用,是指整補完畢後。現在他們還沒有整補完成,因此還不是可用之兵。”

“那就趕緊整補啊!”石公弼道。

“這個……”張叔夜吞吞吐吐道,“河北是一馬平川,騎兵最是要緊。現在河北宣撫司雖然搜羅到了約5000騎兵,但是戰馬不足,還需從天津府購買。”

“什麽?從天津府購買?”石公弼問,“朝廷不是有群牧監嗎?紀憶為何不從群牧監調用馬匹,而要從天津買馬?”

“因為,因為……”

張叔夜沒話說了。現任的知群牧監事是蔡京的黨羽白時中,有沒有馬的事情該他來說。

白時中果然上奏道:“陛下,自河西、朔方恢復後,群牧監便設立了河朔四監,用以在河西、朔方養馬。同時,中原各地馬監先後廢置,僅存沙苑、天駟二監未廢,而戶馬、保馬、給地牧馬等法也盡數廢除。如今河朔四監已頗有成效,所牧養之馬多達二十萬匹,足以應付河北戰局,無需再從天津購馬。”

相州朔方、河西恢復已經有點年頭了,群牧監在花費了趙佶上千萬緡後,總算也有點成績,將存欄的馬匹數量提高到了二十萬匹。

不過數量增加並不等於質量上升,因為主管群牧監的文官基本上不懂養馬,也沒興趣去學習。所以河朔四監的養馬之法就是簡單的草原放牧,雇傭了一些本來是黨項人的牧馬,隨便放養了一群童貫購買來的黨項馬和阻蔔馬。

也不講什麽血統,也不幹涉馬兒的自由戀愛,隨便它們怎麽牽蹄子都行,所以得到良馬的幾率也就是百分之幾。

而且管理馬監的官員為了眼前的政績,往往傾向於閹割比較強壯的馬駒——在公馬年幼時進行閹割可以讓其長得更加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