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共和國的崛起(五)

幽州共和元老院的元老張克相是帶著滿腹心事離開元老院大樓,回到自家宅邸中的。

他的心事和逼近旅順府的“百萬契丹”關系不大,而是和他的堂弟,現任的河北轉運使張克功寄來的一封密信有關。

作為開封府張家將門的一員,張克相當然是人在武營心在趙的。武好古的幽州共和政權,在他看來不過是亂臣賊子!既然是亂臣賊子,當然是人人得以誅之的。“百萬契丹”要攻打旅順,哪怕打勝了也是殺亂臣賊子,又有什麽打緊?

而張克公寄給張克相的信中,提及的當然也是怎麽挖共和政權墻角的事兒。

能在元老院中否決發行戰爭公債的議案當然是最好的!不過張克公也知道這事兒有點難度。

那麽張克公就希望張克相可以退而求其次,幫助河北宣撫司在天津市雇傭壯士。燕地的壯士是有限的,朝廷雇走一人,武好古可以雇到的人手就少了一個。

這一次朝廷撥給河北宣撫司一千萬緡,名義上是募軍備戰對付契丹,實際上就是要和武好古搶人。

而張克公(錢撥給宣撫司,但是管錢的還是轉運司)和陶節夫也不替趙佶省錢,開出了200緡安家費加上每月5緡的高薪,而且軍糧另算。如果帶著馬匹裝備投靠,安家費再加100緡,月俸增加到8緡。

這個價錢可著實不低了,足夠挖掉一點武好古的墻角。而張克公派給堂兄的任務,則是以張家商行的名義雇傭護衛,多多益善。雇傭護衛隊開銷,當然是河北轉運司報銷了。

這事兒吧,往重了說可是背叛了!

張克相自己是元老,當然也是公民戶,負有保衛幽州的義務。現在幽州面臨大敵,人心惶惶,他這個元老公民再帶頭背叛,那可就踩著武好古的底線了……

而且,幽州真的垮台了,對張克相也沒什麽好處!

因為張克相在張家將門中並不吃香,張家老祖張耆太能生了,生了二十四個兒子,傳到張克相這一輩人多的都數不過來了,所以他也沒有世襲的官身可以拿,也沒有考進士的本事,要不然怎麽會被打發到天津市經商?

而他在天津市又偏偏發了橫財,現在手握著一千多萬緡的家資……這筆財產的產權,可有點說不清楚啊!

在幽州,這些財產全都登記在張克相名下的!而在開封府的張家看來,張克相的財產是族產。

在天津市,張克相當然不怕張家將門來爭產了。他是元老,還是元老院中一個名叫相國寺派的黨派首領——這個黨派的成員都不相信天理教,而是傳統的佛教徒,常常在天津大相國寺聚會,因而被稱為相國寺派。

這樣的身份在幽州就是不得了的存在,武好古自己也是元老院首席元老,略高張克相一級而已。

可要是去了開封府,張克相算老幾?不過就是有個九品武官的官身(是他自己運動來的),憑什麽坐擁千萬的家產?

所以張克相,還有相國寺派的另外幾個大佬向寶、曹安、韓安胄等人,現在都是相當的矛盾。

一邊是朝廷,一邊又是自己的身家和地位……真的不好選擇啊!是當一個榮華富貴的亂臣賊子,還是當一個清貧如水的窮光蛋忠臣孝子呢?

左右為難的張克相回家後,正在廳堂裏等著開飯的時候,就看見自己的兩個正在上小學的兒子,六郎張仲舒和八郎張仲寧一臉亢奮的在角落裏聊著什麽。就喚他們上前,又忽然想起武好古在元老院說的話,於是就問了起來。

“大人,孩兒要投筆從戎,去遼東和契丹人打仗了!”

“大人,孩兒也去!孩兒是幽州公民,當肩負幽州興亡,絕不能坐觀永嘉之亂再現神州!”

什麽?

這兩個小兔崽子瘋了?

張克相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自己還在琢磨著要在天津招募一點壯士,好挖武好古的墻角。回家一看自己的兒子要去當兵保衛武好古了……

“你們,你們才多大?怎麽能從軍?”張克相指著倆兒子,“而且幽州是武家的,用得著你們去保?”

“大人。”年長一些,在北開小學讀五年級的張仲舒道,“兒子都十六了,還有一身的好武藝,怎麽就不能從軍?而且幽州怎麽就是武家的?武執政是元老,您老也是元老,幽州有咱家一份啊!”

有嗎?張克相細細一想,好像還真有……

年紀稍小一點,還有一半胡人血統(是張克相和一個胡姬生的崽子)的張仲寧也道:“大人,孩兒雖然只有十三歲,但是也有一身武藝,不怕契丹人!也要保衛幽州共和!等打敗了契丹,孩兒也不讀書了,孩兒要當個騎士。”

“你們……”看著兩個不省心的兒子,張克相被氣得都不知說什麽好了。在他看來,武夫終是下品,東華門外唱名才是好男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