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蕭太後和武大郎(二)

此時的一月末相當於西歷的二月底三月初,東北的融雪季節已經到來了。

每年的融雪季節,大約是富饒的東北大地一年中最讓人頭疼的時候了,甚至超過了萬裏雪飄,千裏冰封的隆冬季節。因為融雪會讓道路變得泥濘,難以通行。會讓河流的水位暴漲,引發洪水泛濫。

所以久在遼國東京道生活的人們都知道,春季融雪和泥濘季節過去之前,出門旅行是很不方便的,更不用說行軍打仗了。

不過武好古和蕭太後這次都沒有辦法避開融雪季節了。蕭太後的五萬大軍離開辰州西進的時候,正好是一月下旬。四天後,武好古也率領八萬大軍,離開乾州東下。雙方的先頭部隊,在二月初一發生了第一次接觸。

與此同時,雙方的主力部隊都乘著融雪季節剛剛開始,地面還算比較幹燥的時候全力行軍。終於在二月初四、二月初五兩日,先後抵達了遼河沼澤以北的一條名叫唐王河的遼河下遊支流的兩岸,開始紮營對峙。

此時的氣溫已經回升到了冰點以上,唐王河的河面也開始解凍,只剩下了表面薄薄的一層冰蓋,無法通行,也沒有辦法渡河。

暫時無法交戰的雙方,都只能選擇高處下寨(為了防止被水淹),同時打造木排、木舟,準備在河面完全解凍後渡河交戰。

這邊共和軍和遼軍的十幾萬大軍夾河對峙,似乎要等著再來一場決定生死的大會戰。而在遼東戰場的其余各個方向上,交戰的各方面也沒閑著等融雪季節自己過去。

旅順大會戰只是打掉了遼國在富饒肥沃的東京道地盤上的權威,並沒有決定遼闊的東京道地盤的歸屬——打仗和搶地盤有時候不是一回事兒!不是說你打贏了會戰,地盤自動就歸你了。

這事兒,真的是挺復雜的。各個地方情況不同,搶地盤的方法也不同。

如今最好擺平當然就是宋朝中央控制的地盤了。因為宋朝搞得是虛外守內和科舉取士再加重文輕武,使得地方豪強的武力很弱,也沒有壁塢堡壘可以倚靠。

《水滸傳》裏面這個莊那個莊,動不動就幾千兵馬的情況,在北宋末年是沒有的。要不然女真人怎麽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控制中原,建立起相當有效的統治?中原要是有幾千個莊,一個莊消耗掉十條女真人命,女真民族就變成寡婦民族了,還入主個屁啊。

而最難弄的,當然就是生女真的地盤和大草原了。打贏會戰也沒鳥用,生女真和萌古人都是能跑的主兒。要殲滅人家的有生力量很不容易。

而且人家的地盤大,人口少,也沒什麽中心城市可以去占領,大片的土地都是未開發或者開發價值不高的。辛辛苦苦占領了,也是去扶貧搞開發的。

所以中原王朝對這種邊遠地盤沒什麽招,只好用羈縻政策進行統治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問題只是中原王朝沒有一個輸出主義的工具,無法在較短的時間內化夷為夏……

回過頭來再說現在的遼東,遼東的情況倒是和《水滸傳》裏面描述的情況類似。到處都是渤海右姓豪強的壁塢和契丹貴人的頭下軍州。

兩者其實也沒多大區別,遼東地盤上的頭下軍州也是渤海右姓豪強實際控制著。

所以在契丹人跑路後,渤海右姓就成了遼東大部分土地的實際控制人。

而在遼東半島上,正月初的那場暴風雪過後,共和軍的敵人就從遼軍變成了這群渤海右姓豪強了。

在原本的歷史上,阿骨打的金朝雖然消滅了高永昌的大元國(這國號真是好啊),但是女真和渤海族源很近,在經濟上又存在互補。

因此大部分渤海豪強最後融入了女真政權——在女真政權中,渤海人的地位很高,享受國族待遇。

可是武好古的共和政權同渤海右姓卻是八字不合——萬惡的地主階級只有少數人可以當啊!現在武好古的貧下中農戰士們都要當地主,渤海右姓就得當破落地主了……

所以沒什麽好說的,就打吧!

在復州、寧州、鎮海府、穆州、歸州、盧州(歸、盧二州也在遼東半島上,歸屬辰州奉國軍管轄)等地,共和軍和渤海右姓豪強之間的戰鬥,從正月初五、初六開始,就一直沒有停止過!

……

寒風當中,上了年歲的大公鼎披著厚厚的鬥篷,策馬在遼海岸邊緩緩而行。他實在是已經萎靡得不成模樣,自從被馬植釋放,回到郭藥師的軍中以來,就是一副心是重重的模樣,仿佛末日就要來臨似的。騎在馬背上,看起來幾乎就蜷縮成了一團。偶爾咳嗽幾聲,似乎在提醒陪伴他的光明君(郭藥師的嶽父),他這個大氏族長,已經染了重病,承擔不了復興大渤海的重任了。

郭藥師的心腹大將甄五臣就緊緊的跟在兩位大氏家族的頭面人物背後。他是個出生底層的漢人壯士,郭藥師和他結交,引為了心腹——遼東的漢人英豪未必為馬家所用,因為馬家畢竟是豪門望族,子弟一堆一堆的,自己人都用不過來,也就沒有多少名額可以給外姓英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