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士大夫是公民麽?(第2/2頁)

不過紀憶看來去不了了,他得去找李陽煥要糧食和租界。

現在就看李綱、墨娘子的意思了。

李綱聞言眉頭微皺,只是反問:“元暉兄,我只問一點,天下間的士大夫是不是共和國的公民?”

“這個……”米友仁搖搖頭,“什麽是士大夫?《周禮·考工記》雲:坐而論道謂之王公。作而行之謂之士大夫。若以《周禮》為準,幽州公民皆乃作而行之者,或為軍將,或為官員,或為大工、大商、大農。”

“怎可將大工、大商、大農列為士大夫?此不合乎《周禮》。”李綱馬上指出了米友仁的錯謬。

米友仁笑道:“共和一國,起於天津,天津一市,起於工商。飲水當思源,立國同樣不可忘本。因此共和一國,大工、大商、大農可與軍將官員並列。”

武好古將要建立的共和國,講究權利和義務對等——不可能完全對等,但一定要追求對等。

要不然只有權利,不講義務,公民之國一樣要仆街。

而立國之本,在武好古看來就是國富和兵強。

這不是完全等同的一回事兒,國富等於兵強,或者國富自然兵強的說法,至少在中世紀是扯淡。要不然就沒有蒙古、女真、西遼這樣的窮鬼國家崛起的可能了。

所以武好古的想法就是將國富當成大工、大商的義務,將強兵當成騎士、府兵的義務。

大工、大商交稅達到一定數目即可獲得公民權。騎士、府兵則要按照規定服兵役才能得到公民權。

“讀書人呢?”李綱幹脆點破問題了,“讀聖賢書者,是不是公民?”

“光是讀聖賢書可不行。”米友仁搖搖頭,“必須從共和國教育監認定的大學級學院學成,取得文憑,才能得到公民身份。”

李綱眉頭深鎖,一旁的紀憶也臉色微變。

還在醞釀中的共和國要排除士大夫的權利,連公民權都不給……

“這不妥吧?”李綱道,“這是要和天下讀書人為敵?”

紀憶也道:“大宋可是和士大夫共天下的……如果共和國排除士大夫,那麽天下的讀書人就會站在大宋一邊了!”

紀憶和李綱在武好古那邊都夠得上元老級的人物!

如果武好古的共和國能一統天下,他們當然要去分杯羹了。

所以聽說共和國要把讀聖賢書的士大夫都排除在公民之外,兩人都覺得不妥了。

紀憶道:“讀書人看起來百無一用,但是到底支撐著大宋江山……如果共和國想要取而代之,也得善待讀書人啊!要不然,天下讀書人群起而戰之,共和軍能一一平定嗎?”

“不僅是能不能平定。”李綱道,“打天下也許用不著他們,但是治天下卻離不開他們。難不成共和之國,就只靠幾十萬拿刀劍的,拿錢袋子的公民?人心怎麽辦?教化怎麽辦?天下億兆生民怎麽辦?”

米友仁搖搖頭,“伯紀、憶之,這事兒你們自己去和家師說吧。現在共和尚在草創,各種規矩都還沒定下來呢!”

李綱點了點頭,“好,我自當在秋風起後揚帆北上,去和武聖人論道共和!”

……

遼陽府城外,接官亭。

武好古此時正在和北來的潘巧蓮、西門青、白飛飛和杜文玉四人,在亭中相會。

他這次要在遼陽呆上不少時間了,估摸著得到明年春暖之後,才能返回天津。到了那時,就要召開共和國政治協商會議,制訂憲法,明確國號和國體,選舉第一任共和國元老院和政府了。

在這之前,他要在遼陽府和各方學究大儒,坐而論道,先把共和國的各種體制好好論一論。

這個政治體制的問題,可不僅僅是開個議會就能解決的。要不然還要社會科學幹什麽用?

因為要討論的事情很多,費時很久,所以武好古幹脆把四個女人都接來作伴了。

武好古和她們已經有好些日子沒有見面了,現在是小別勝新婚,自是有說不完的話了。不僅有家裏的事兒,孩子們的事兒,還提及了天津市內那些一等一的豪門望族的小算盤——天下為公什麽的,大家當然不好反對,可是也不能都為公啊!為私為己也得好好論一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