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金融危機的腳步聲(第2/2頁)

“對!一定可以賺的!”

“就聽紀大官人的……”

天津、京東兩個資本集團都一致了,別人還有什麽猶豫?跟進就是了。

做買賣,要獨立思考的,都是不能通天的。要能跟風李超人,誰沒事兒自己傷腦筋?

而在如今,武好古和紀憶就是超人……跟他們的風,沒錯的!

紀奎得意的笑了起來,他才不會去投襄陽府的地皮呢。襄陽府又不是開封府,開封府地價高昂不是因為沒有土地,而是受糧食和各種物資供應限制,無法讓人口敞開了增長。這才要嚴格限制開封府的面積,不讓大規模擴張。

如果換成襄陽府……呵呵,幾百萬人都能容得下!

當然,襄陽府的房產也不是不能做。只是不能躺著做,也沒有多少暴利可以吃。

而且做襄陽的市場還不如在紀家能夠控制的上海、明州、蘇州等地大量投資呢!

紀奎故意拿襄陽地產出來說事兒的目的,其實是為了給錢引的需求編個故事——有了這個故事,京東銀行就可以給錢引加息。其實他也不在乎開封府的地產商們會不會跟進,他只要有個輿論。就有理由加息了。

而加息的目的當然是為了吸儲,吸儲的目的則是要創造錢引的需求,而創造錢引需求的目的,當然是為方便京東銀行用錢引套取金銀和銅錢了。

只要金銀、銅錢和錢引之間存在巨大的利差,而錢引的價格持續穩定,那麽就一定會有許多人用金銀、銅錢換取錢引。

等到京東銀行吸足了金銀和銅錢,錢引就該崩盤了!

然後就是一場席卷大宋的金融危機了……

……

“天子今日應該離開開封府了吧?”

“應該是今天……”

“大錯還是鑄成了!”

“怎就沒有重臣上疏呢?”

“上疏說什麽?官家營建南京襄陽府,歸根結底不是為疏散開封府的人口?五月初四之變,難道不是因為開封府人口眾多,造成百物騰貴而起的?”

“唉……不想真的誤了國!”

“文縝兄,何來此言?”

正在一艘緩緩北上的官船中議論趙佶南巡之事的,就是何氏三傑、鳳鳴山和秦檜等人。

他們現在已經到了大名府以北,此間已經不是中原繁華之地了。在幾年前的宋遼戰爭中,又遭到了戰火摧殘,現在也沒有完全恢復元氣。

哪怕是黃河兩邊還算繁榮的地方,也是處處蕭瑟。一路北來,所途徑的草市、集鎮,全都是一片蕭條。不過在路過大名府的時候,市面倒是非常繁華,和宋遼戰爭前並無多大分別。

只是大名府市面上販賣的各種手工器物,除了瓷器仍舊來自定州、磁州,其余的手工產品,大多來自天津市和京東市……

也就是說,河北廣大農村也遇到了和河南府類似的情況。正在遭受東部沿海的資本主義工商城市的沖擊!已經無力提供手工業品供城市消費了。

河北農村能夠提供的,只有地租、稅賦和部分農產品了。

而在這種農村手工業幾乎崩潰的情況下,河北大部分地區的夏稅、免役錢的征收都遇到了很大的問題。

夏稅、免役錢收不上來,原本歸屬地方的鹽、鐵、茶、酒專營,也因為錢引的發行而喪失。所以河北的官府,也遇上了財政困難。連維持團練、保甲、弓箭手和雇役修築道路城墻的錢都拿不出了。

何栗望著附近一處廢棄的商市,只是一聲嘆息:“中原、北地,已經處處蕭條,人心也已然浮動。現在連開封府都開始動搖了……國家還能支撐四方滅金策嗎?”

鳳鳴山笑著一擺手,“不就是蕭條……其實河西比河北蕭條多了,離開河西走廊就難覓人影了。也沒有什麽商市、草市,大教化團的財入更是少得可憐,不照樣兵強馬壯嗎?”

“河西不是占著絲綢之路?怎麽會沒有錢?”秦檜有點奇怪地問。

“哪兒來錢啊?”鳳鳴山笑著,“絲路一年才多少貨物?能摟幾個錢?咱們河西兵強馬壯也不靠這幾個。”

“那靠什麽?”

“靠土地啊!”鳳鳴山道,“一個騎士莊園起碼有2000畝土地,七八戶部曲。以土地、部曲養騎士,要什麽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