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復古黨人(一)

“周之長技在復古!絕對是復古!周之長技不在工商,而在鄉土。而周之鄉土,則在抑兼並,行均田!這就是復古之法啊!”

大宋駐天津市的公使館中,響起了四川口音的說話聲。說話之人顯得非常亢奮,語音很高,語速也很快,讓汴梁子王黼有些驚訝。眼前之人,真的是新科狀元何栗嗎?

何氏三傑現在已經完成了對周國天津府鄉村的考察,成為了三個知周派了。

而何栗更是從周國的鄉村,尋找到了大宋復興之路的關鍵。

周國原來不是靠工商強大起來的,而是靠在鄉村實行復古,堅決抑制兼並和實行均田,才變得兵強馬壯的。

周國可以自由買賣的私田很少,絕大部分土地都是禁止買賣的職田。抑制兼並的力度,恐怕是古來少有了。

當然了,周國的均田雖然不是人均一份田,而是將土地分給騎士、府兵。

而且周國的均田是可授可收。只要騎士、府兵不能履行義務,也沒有達到“終身享有”(需要成為終身公民),田莊就會被堅決收回。

在何栗看來,周國的這套土地制度,實際上就是一種復古——在宋朝土地制度上的倒退。應該是在隋唐均田的基礎上加以改良,又吸收了戰國軍功爵制度的某些優點。

而這種程度的復古,就是周國軍事強大的根源。而周國的軍事強大,才是大宋需要學習的地方。

周國的工商業根本不需要學,大宋沿海幾大商市,還有“蘇杭秀明月(越)”五個絲綢州的工商一點不比天津市差。

另外在何栗看來,大宋的工商業城市和五個絲綢州正在摧毀鄉村經濟,對於國家沒有一點好處。

“文縝,你,你在說什麽?”王黼還是努力聽懂了一些何栗的四川官話,“抑兼並,行均田?”

“對頭!”正處在興奮中的何栗也顧不上什麽狀元風度,只是又快又急地說,“周國之強,就在抑兼並,行均田……而我大宋之弱,就在兼並太過,無田可均與將士。”

這話你也敢說?王黼看了看和何栗一同到來的何棠、何榘。這二位也都是眉頭深皺,也不知道是不認同狀元兄弟,還是在擔心何栗惹禍。

“若我大宋不能抑兼並,行均田。”何栗的語氣已經放沉,“不出二十年,周國就要來幫我們抑兼並,行均田了!”

“幫?”王黼不明白,“怎麽幫?”

“自是漁陽鼙鼓動地來!”何栗痛心疾首地說。

“何文縝,慎言!”王黼面孔板了下來,心裏卻道:瞎說什麽大實話啊?大宋朝現在是聖君在世,眾正盈朝,怎麽會害怕漁陽鼙鼓?

“本朝不殺上書言事者,就是為了讓言路不絕,讓真話真相上達天聽!”

何栗接著又正色道:“待制是駐天津公使,難道不知道這幾日周人又在聞戰而喜了嗎?如今周國立國不過數年,騎士、府兵還都是初代,等二十年後,不知有多少無田可分,而又文允文允武的騎士、府兵子弟,紅著眼睛要南下來搶咱們宋人的土地!他們可比安史亂軍厲害多了!而我大宋的軍力,能和天寶年間的唐朝相比嗎?”

二十年後的事情瞎操什麽心啊!

王黼只是搖頭,卻也無言可對。何栗才來周國幾日?算什麽知周派?他王黼可是看著大周國一步步成長起來的!會不知道周國兵強的秘密?

可是知道這事兒又能怎麽樣?去朝廷上大聲疾呼?

要發展工商,增加財入的話篤定去喊,人家頂多看不慣你,也不會拿你怎麽樣的。

開設兵學,組建新軍也能嚷嚷。雖然新軍沒有禁軍靠得住。但畢竟是保衛朝廷所必須的,不練不行啊。

而抑兼並,行均田……瞎嚷嚷這個會死的!

看到王黼沉默不語,何栗還以為對方被自己說動了,於是就建議道:“王待制,您是朝廷駐周國的使臣,有探查周國虛實的責任。不如和下官一起向朝廷上書,建議朝廷師周長技,復古均田,以田養兵!”

還要上書?這回不僅是王黼有點冒冷汗,何栗的幾個兄弟也是冷汗直冒了。他們仨這回可是領了一個不可能完成對任務。回京後肯定要治罪的!再上書言及均田,不就是罪上加罪了?到時候想去交趾怕都不可能了……

……

當武好古趕到自己在元首宮的內廳時,林沖和劉澤已經在門外的候見廳中等候了許久了。武好古的這兩位元從心腹,現在都已經上了年紀。林沖五十歲出頭了,不過人卻瞧著年輕,仿佛只有四十多,魁梧健壯,精神抖擻。

劉澤就是劉二狗,早年不過是開封府的一個潑皮頭目。後來還在武好古的扶植下成為了界河商市的潑皮首領。現在依舊是個江湖領袖,不僅在天津市有勢力,在河北兩路,京東、京西、京畿一帶的江湖上也是人人敬仰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