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章 發鈔權和大分封(二)(第2/2頁)

如果是武義久要去海外建國,內賬房的錢肯定是花不完的。

可武義信……

武好古明白潘巧蓮的那點心思,當下就笑道:“錢不是攢起來的,而是印出來的!只要銀幣和銀行券能通行天下,還怕沒有錢嗎?無非就是發點債票。信兒有了封國,自然可以發債。咱有了銀行券,自可以壓低債票的利息。借債拓土就會盈利了。”

海外殖民地其實也分幾種情況,一種是有金山銀山的殖民地,不用政府組織,老百姓就自己湧過去了。一種印度阿三型的,國富兵弱,去了就當老爺。還有一種則是美利堅型的,天選之國,但也是蠻荒之地,必須投資開發。這就需要一個能變錢的金融系統支持了。

……

開封府,玉清道德宮。

一身道裝的趙佶,正盤腿坐在一張蒲團上,眯著眼睛聽自己昔日的友人,如今的大周共和國執政府左相米友仁解釋武好古嫁女的條件。

“……家師就是怕女兒在開封府受委屈,別無他意。誰不知道大宋的宗室看似高貴,其實就是富貴囚徒。對於尋常的富豪親貴而言,這等天家富貴也足以讓他們心動。可是武家在周國也是一國之主,富貴尊榮雖然不及大宋天家,但也相差不多。而且還沒恁多拘束,自由自在,逍遙快樂。”

潘孝庵和武好文今天也都在玉清道德宮,兩人也和趙佶一般,做道士的裝扮。等米友仁說完,他們倆就先後開口了。

潘孝庵道:“陛下,我朝如今連擁兵坐鎮一方的節度使都有了,多個實封的王爺又有什麽打緊?而且京東商市、朐山縣城、郁州島的地盤並不大,連一州之地都沒有。”

武好文卻是不大贊成,只是搖頭:“就怕開了先例,日後止不住,封多了,天下就亂了。”

米友仁笑道:“先例也不是鄆王所開,而是交趾郡王所開的。家師還有個建議,在交趾以南大封諸國。趙家一半,武家一半。封上十幾個國,行夏君夷民之法,將交趾以南的土地都分封了,只留幾個要沖由大宋、大周直轄。這些封國日後便是散掉了,也還是趙、武兩家的血脈。”

“這倒不錯……”趙佶點點頭,“朕的子嗣頗多,都留在京城也太擁擠了。”

趙佶現在有18個還存世的兒子,而且他才三十多歲,後妃又多,看著還得繼續生兒子。如果能生到70歲,兒子沒100也有80個。那麽多兒子都封親王,光是賜第和俸祿就是筆天文數字了。

以後兒子還要生兒子,孫子還要生重孫子,繁衍上幾代說不定就有數千了。這可不是那種遠支宗室,而是近支皇族。按照代降的標準,兒子是親王,孫子是郡王,重孫子還是國公,便是旁系也得有個侯,封個官吧……數千公侯啊!平均一個公侯一年花銷幾千緡就是上千萬緡!

更不用說在開封府城內建數千個座府邸的開銷了。府邸啊,給個“石庫門”是不行的,怎麽都得有個大院子吧?至少得是價值十萬緡以上的那種,幾千個大院,不得花費幾個億?

看到趙佶動了心,米友仁接著忽悠道:“陛下子嗣眾多,百子千孫也不是不可能的,要都在開封府居住……光是置辦宅邸就是得掏空國庫了。”

皇帝居然也要當房奴了!

“……若是都封出去,無非就是一百個國,一千座城。天下之大,無邊無際,百國千城根本不是問題。況且子嗣太多的不僅是天家,哪家勛貴不是子孫滿堂?天家苗裔總還有份富貴。可是那些勛貴的子孫後代,落魄的可真有一些。如果能封出一百個國,不僅天家子孫有國主可以當,勛貴的子孫也有地方做官去了。”

好像是這麽回事兒……

“……如今天下多得不僅是宗室、勛貴,貧苦百姓也繁衍生息到了萬萬之數。其中下無寸土,上無片瓦者,不知凡幾。近年中原困苦,多有流離失所,流民成群,早晚為天下大患。不如果招為廂軍,分與諸王,遷往海外封國。若一王得一萬戶,百王便是百萬戶。中原少了百萬戶流民,海外多了百萬戶國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