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阿骨打之死(十四)周軍動了(第2/2頁)

……

王彥、李孝忠、武義勇、武義信、馬勇等一幹周軍的將校,這個時候都在駝城的掩護下,抵達了靠近臨潢府的前沿。一人手裏拿著個望遠筒,仔細觀察著前方的城堡。

臨潢府城是昔日遼國的上京,城池規模本就不小,現在又改成了個不倫不類的棱堡。

之所以說是不倫不類,是因為臨潢府城的四方形城墻沒有改動。還是原來的垂直加夯土的結構——用112門大炮轟擊這種城墻,一天就能開出100步寬的口子!

在垂直夯土的城墻外面,則分布著不少三角形的出堡。出堡也是夯土的,擁有傾斜的墻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炮彈的威力。

另外在三角形的出堡外圍還有一條彎彎曲曲的壕溝,將整個城堡完全包圍起來。壕溝的內側,還修建有低矮的土墻,可以掩護士兵在敵方的炮擊時進行運動。

“城墻一天就能轟開!”武義信首先發表評論,“還需要打掉兩個三角出堡,估計三天時間就能打開進攻通道了。”

武義信在騎士學院中修過工兵和炮兵兩科,知道怎麽轟擊棱堡和城墻。

“不需要那麽麻煩。”馬勇搖搖頭,“打啞他們的6兩炮就行了。”

“怎麽打?”武義信問,“他們的大炮一定會架在三角形出堡上的,怎麽打?”

馬勇笑了笑:“可以試試看……也許手忙腳亂的自己就啞了!操炮不易啊,咱們的炮兵都是小學畢業的,還得調教上一年。他們的炮兵恐怕連數數都不利索,能弄好才怪!”

一套針對公民的義務教育體系,大概是大周共和國相對於宋朝和金國的另一大優勢了。

雖然這套教育體系還不是普惠的,非公民的子弟無權享受,也不對女孩開放(女孩也可以上學,但不是義務教育),但是十幾年來還是有數十萬周公少年接受了蒙學和小學教育。從而給各行各業,特別是軍隊輸送了大量在中世紀來說,已經算得上高素質的人才。

現在共和軍的軍官當中,八成以上都有相當於大學的學歷(包括騎士學院、海軍學院和其他大學),士官和技術兵基本都有小學(書院)以上的學歷,士兵之中起碼也有三四成接受過小學以上的教育。

而首先受惠於高素質兵源的,就是共和軍的技術軍兵種,比如炮兵、工兵和海軍。各種復雜的操作和對數學知識的運用是難不倒大周共和國的“小學生”們的。

但是對女真的兒郎們而言,就有點難了……從宋國哪裏的《炮兵操典》和《250斤炮說明》這兩本書,也就完顏宗弼、完顏希尹這幾個在天津上過學的能看得懂。

武義勇面無表情地插話道:“用一個白天進行轟擊,集中火力在城墻上打開一個100步左右的缺口。然後在當天晚上發起步兵沖擊,直接打進去就是了。擺在三角出堡上的6兩炮能有多大威力?打不死幾個人的……”

武義勇十三歲提刀殺人,到如今不知打過多少仗了?自然看淡了別人的生死。

士兵的生命,在他看來不過是個數字。如果用幾百條性命打下臨潢府,那是完全值得的。沒有必要為了減少本就不大的傷亡去浪費時間!

因為時間會決定戰爭的勝負!

他頓了頓,“阿骨打的大軍應該不遠了……咱們沒有太多的時間可以浪費!”

王彥和李孝忠不約而同地點點頭。武好古的這個兒子,是真會打仗的!

“武機宜說的對。”王彥道,“臨潢府必須速戰速決。打完臨潢府,還得去收拾阿骨打的大軍!”

他正說著話,一個蕭太後的侄子策馬而來,到了幾人的身後,神色有些慌張:“幾位,太後有請!”

李孝忠扭頭看了看他,“蕭三郎,出了甚事?是不是阿骨打的大軍逼近了?”

“多半吧。”被稱為蕭三郎的奚人漢子說,“派去西邊的遠攔子馬都叫人打回來了,損失慘重!”

幾個共和軍的將校互相看看,表情都凝重起來了。

武義勇道:“還是兵分兩路吧!讓蕭太後領兵去抵擋三天,有三天,就能攻破臨潢府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