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兵臨都門,無路可退矣(第2/2頁)

而且私田和職田在經濟上是存在競爭關系的。如果私田可以隱沒逃稅,那麽需要負擔兵役職田在競爭中就會處於劣勢。進而就會出現職田莊園大量破產或經營困難的局面,那麽大周公民兵制也就無法維持了。

所以大周政權對私田並不太友好,持有私田也無法獲得讓人滿意的回報。

如果周國的官府將這種對待私田的態度帶去現在屬於宋國的土地,恐怕會遭到很大的反彈——而周國一旦在私田問題上讓步,那麽周國本土的私田戶和軍事公民就會遭到打擊!

而在科舉的問題上,武義久更加沒有讓步的余地,因為周國的官制根本沒有為科舉制度留出空間。

周國也有考試做官的路線,但是通過考試得到的官職都很低微,在宋朝那邊只不過是吏員。考試考出一個縣尉是根本不可想象的!

雲台學宮的畢業生要入仕通常也只能從吏員級別的小官開始,怎麽可能讓鄉村士大夫一步登天考上個縣尉級別的高級事務官?

而且科舉制度還有一個很大的負面作用——解除地主階級的武裝!

從成本和收益的角度來說,讀書考科舉比從軍打仗劃算太多了。前者不但安全,投入很少。而後者有可能會送命,投入又大。

所以科舉制度一旦引入周國,必然會造成軍事公民階層逐漸轉向科舉取士,戰鬥力自然會逐步崩解。

蘇過搖搖頭道:“我國的私田法度甚嚴,在宋人看來無異於苛政。而書院、學宮又費用高昂。如果全都要私人承擔,也只有工商富戶能夠擔待。行之我國尚可,若通行天下,就會絕了寒門上升之途。只怕會徒增無數敵手,使周宋之戰曠日持久啊!”

武義久放沉了聲音:“那就曠日持久吧!我們的共和之國本就是兩三千年來所未有。行之天下,猶如秦漢之分而合一。如果費數十年之功,易家國天下為天下為公,又有何不可?”

從某種角度而言,宋周之戰將比歷史上的宋金之戰更為激烈!

因為在宋人看來,女真蠻夷是不可能一統天下的,所以宋朝的君臣可以屈膝求饒,苟延殘喘。而大周共和,天下為公,當然是可以代宋而有天下的。

如此一來,宋周戰火一起,就很難有妥協的余地了!

另外,科舉公平而且廉價的優點,已經深入宋朝的人心。科舉不僅是寒門上升的通道,而且還承擔著農村財富分配的功能——考中科舉當大地主,幾代考不上就會沒落,非常的公平啊!

如果周國堅持廢科舉和抑兼並的路線,周國和宋朝士大夫之間的矛盾,也將難以調和。

武義久頓了頓,“諸位,現在是宋國挑起戰爭,是欲趁我大周國變亂之際,滅亡我共和基業!現在宋寇已經兵臨天津都門,共和國只有背城一戰了!”

他突然站了起來,雙手按著長方形的會議桌,提高了嗓門:“作為代理元首,我建議執政會議立即提出‘總動員’和‘對宋宣戰’之法案,然後召開元老院會議投票表決!”

“同意進行總動員和宣戰!”

“附議!”

“立即總動員,立即宣戰!”

“附議,兵臨都門,無路可退矣!”

雖然在如何滅宋上還存有爭議,但是在宣戰和總動員的問題上,不僅執政會議迅速達成了一致,元老院和整個天津市也在稍後取得了一致意見!

被宋國占領的南岸一號要塞可不是位於南洋的殖民地,而是位於大周國都門口。在行政區劃上屬於天津府!

周國雖大,但是周人已無路可退,因為天津就在身後啦!

當宋國背信棄義,偷襲天津府要塞的消息在天津市傳開後,大周共和國的首都頓時沸騰起來。

無數的公民還有平民湧向了共和廣場,擁擠在元老院大樓之前,高呼著“保衛共和”和“打倒宋寇”的口號。當然了,他們這些人可不是只會打嘴炮的,作為大周的公民和平民,都是真正聞戰則喜的存在!

而且這一次的敵人是富得流油的大宋啊!

發財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