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現在開始搞復古

“動大宋銀行的錢?不合適吧?”趙桓多少也知道一點經濟,知道大宋銀行裏面的金銀和銅錢不屬於朝廷,而是各大銀行發行銀行券的保證金。

如果朝廷把這筆錢提走了,大宋的銀行券馬上崩盤,而且絕大部分銀行也得跟著倒閉。

大宋的工商業也將蒙受一次前所未有的打擊!

這幾乎就是殺雞取卵的行為……

何栗道:“陛下,我大宋國情與東賊不同。東賊可以農商並重,而我朝必須一重一抑。這是因為東賊地廣人稀,田土肥沃,又無多少私田遺留。自然可以走農商合一的路線。”

“何為農商合一?”趙桓不大明白。

“所謂農商合一就是農莊和商鋪在本質上沒有什麽不同,都是一門賺錢的營生。”何栗解釋道,“這周國的騎士莊園、府兵農莊和我朝大部分的農戶是不一樣的。他們的田莊少則百畝,多則千五百畝,一家一戶經營恁多土地,而且又處在水路交通方便,土地也非常肥沃的地區。因此早就不是為了養命,而是為了致富在經營了。所以東賊的農商其實是一回事兒,而且他們的農商二民都可以通過納稅立功成為公民,也就無分貴賤了。”

不得不說,復古黨人對周國的觀察是相當細致的!

周國的農業經濟不是小農經濟,而是農場經濟——周國本就人少地多,而且騎士和府兵的職田又實行長子繼承制。

因此周國的農場主要,同時也只能為了市場進行生產,農場主自然也是商人資本家了。

何栗頓了頓,又解釋道:“東賊農商既然是一體,也就大致能夠協力同心了。所以東賊重商就是重農,惠農就是利商。根本不存在重農抑商或者重商害農的事情。可我朝的情況就不一樣了……我朝人多地上,一萬萬人共六億畝田,人均不過六畝。而且頗多貧瘠苦寒或交通不便之地,種地不是為了經營,而是為了養育生民。而東南工商大興之後,內陸三百數十州便飽受其害。除耕田以外諸業,皆為東南及天津所侵,小農日困而夏稅又無從征收。土地則進一步向富商豪門集中。此等工商之興,雖有一利,但為害過百。實在得不償失!如果陛下欲以東南為本,自當重商賤農。若欲以關隴為本,又何須考慮工商之利?”

按照馬克思主義者的標準,現在大周共和國和大宋東南工商業已經發展到了工場手工業的階段。雖然還沒有達到機器工業的水平,但是對大宋內地的小農經濟,還是形成了持續而且猛烈的沖擊。

所以在何栗看來,趙桓必須要有所選擇!要麽重商,要麽重農。前者就遷去東南,徐州和海州都不行,應該以江寧府,依靠工商業的財富在兩淮堆石頭(築壘),同時建立起可以和周國對抗的海軍和強大的長江水師。

走這條路線當然就只能立足於偏安一隅了……不過考慮到周國海軍目前擁有的優勢,大宋恐怕連偏安很可能都是奢求。

而後者就得去關中或襄陽建都。這兩塊地盤都不是發展工商業的理想基地,因此就只能采取抑制工商,依靠土地的發展路線。

可問題是關中和襄陽都存在不少壟斷土地的大地主,特別是關中的大地主還和西軍關系匪淺。

如果朝廷也動他們的土地,那他們就有可能把朝廷賣給東賊!

所以朝廷只能采取贖買的政策,用金錢換取土地。

而換取土地的金錢,也只能取自東南,取自徐州大宋銀行的金庫了!

“取走徐州銀行金庫的錢,東南諸州不會有變故吧?”趙桓有些猶豫地問,“三哥兒還在東海國啊!”

萬一東南諸州的奸商急了眼,擁立趙楷在江南登基可怎麽辦?

看到趙桓在關鍵時刻猶豫起來,何栗道:“可以讓趙鼎以戶部員外郎的名義走一趟徐州,以轉移徐州所存金銀銅錢及鑌鐵器械等物資往江寧府的名義行事。東西一道江寧,馬上往關中轉運!”

“對,對!”趙桓道,“徐州靠近前線,的確不宜存放大額金銀了。”

他頓了頓,“再讓宗穎帶兵一將護送,想那蘇適也不敢對抗朝廷兵馬吧?”

“陛下。”耿南仲提醒道,“蘇適一介書生,自不敢這麽做。但是童貫是太上皇的心腹!”

“怎把童貫忘了。”趙桓馬上憂郁起來,“總要想個辦法把他調離京東才是啊!”

童貫有兵,蘇適有錢,趙楷還有那麽一點大義名分,三者一旦結合起來,大宋就要分家了。

耿南仲說:“樞密院剛剛接到軍報,王稟已經率部退到濱州了,全軍還余三萬多人,都是見過血的老兵了。如果能調王稟所部前往徐州,童貫就不敢造次了。東海撤藩一事,也會順利實行。”

由於開封府還沒有被放棄,所以困守河北的宋軍還在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