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新周和東宋

武義勇想追趙桓是不可能追上的!

因為趙桓身邊也有一群少壯派新軍機宜,他們野戰打不贏武義勇,還會跑不掉?

武義勇率領騎兵追擊早就在他們的預料之內,所以在大隊人馬出城後,馬上就一分為二。一路沿金水河向鄭州逃跑,這是主力,還有許多扶老攜幼的百姓跟隨,拖拖拉拉的,一邊哭喊一邊前行,吸引武義勇的追兵。

另外一路則是清一色的馬隊輕騎,護著趙桓夫婦和宰執重臣們沿惠民河向潁昌府境內逃竄。到達潁昌府後,稍事休息,便再次上路,馬不停蹄地向鄧州州治南陽縣而去。到南陽後再走商洛古道入武關,最後抵達永興軍路的治所京兆府。

根據計劃,京兆府將會改名為長安府,成為大宋,哦,就是後世所稱的西宋的首都!

北南二宋的稱呼,在這個時空的歷史上是沒有的。

取而代之的則是前宋、西宋和東宋。前宋自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時起,一直到趙桓棄開封西行入關中止,凡166年。而西宋的歷史則從宣和六年趙桓西遷開始,趙桓在後來謚號也不是“欽宗”,而是聽著比較牛逼的宋武宗!

而由趙桓入關中後發起的“復古興軍”運動,又被稱為“武宗興軍”或“武宗復古”。在“復古興軍”運動結束後,一個迥異於重文輕武,工商繁榮的前宋的西宋,開始登上了歷史舞台。

這將是一個封閉、保守、以關隴府兵為根本,實行禁商主義的軍事化的封建國家。

看似倒退,但是仔細分析,卻也符合此時中國的撕裂式發展狀態。

根據後世社會學家的分析,前宋末年出現的大分裂和大革新,其實是存在必然聯系的。大分裂和大革新的源頭,都是前宋道宗皇帝統治時期所出現的一系列影響巨大的社會變革!

變革是那樣的廣泛和徹底,涉及了思想、技術、政治、經濟、軍事、宗教等幾乎所有的方面。新的思想,新的技術,新的政治模式,新的經濟模式,新的軍事,乃至新的宗教,層出不窮,在給華夏民族注入無窮活力的同時,也產生了一些不良反應。

而這種不良反應,多半來自地緣影響所造成的極度不均衡。

因為華夏版圖巨大,在前宋末年最盛時,號稱擁有四海!國家的版圖從東方的大洋,一直延伸到中亞內陸的大漠,從南洋的三佛齊海峽,一直到達北方的大草原和大森林。

這樣一個幅員遼闊,許多內陸地區交通不便,各地經濟發展程度也天差地別的國家。在一個突飛猛進的大變之世中,出現了極度的地區不平衡,以至於無法維持統一,是非常自然的。

當然了,對於華夏這樣深受大一統思想影響的國家而言,分裂永遠是暫時的。

而且,諸夏國家從這個大變之世中所得到的利益也實在相差太多了。

位於東南沿海的新周(區別歷史上的北周、後周,大周共和國被稱為新周)和東宋,是在大變革中受益最多的。這兩個國家走上了資本主義的快車道,而且還搭上了大航海時代的順風船,注定會變成兩個世界帝國!

而地處封閉的內陸的西宋、大涼和西金三國,為了對抗東方的兩個資本主義世界帝國,則不得不走上了軍事封建化的道路。雖然他們也能從東方得到一些技術,但是卻無法和新周、東宋一樣,走上資本主義的發展道路。

所以當工業化的時代到來後,封建化的軍事國家終究要被淘汰,被他們強大的資本主義同胞所統一……

因此在後世的歷史學家看來,宋武宗和復古黨人所創立的西宋,從一開始就逃脫不了被東方國家兼並的命運。

由西向東的征服,在工場手工業和大航海的時代,是很難發生的。

雖然宋武宗和他的繼承人們不止一次發起過東征,但是生產力上的巨大劣勢,讓西部軍事貴族們所有的努力,全都化為烏有。

所以從武宗西遷開始,未來就是屬於新周和東宋的。

不過在大周共和十年和大宋宣和六年的時候,未來前途無量的東宋,卻有一個相當慘淡的開局。

……

淮水泛濫,放眼四望,茫茫無邊。

坐在一艘槳帆沙船上的趙楷和武美娘,看著眼前無邊無際的大水,都有點傻眼。

計劃真的敢不上變化,他們本來計劃在楚州附近的淮河、運河交匯處攔截趙鼎率領的運金船。

但是沒想到黃河奪淮而來,造成淮河下遊大泛濫!淮河變成了淮海!三四十艘沙船在茫茫無邊的淮海上和幾十片樹葉差不多,上哪兒去找趙鼎的運金船?

那些黃金白銀,說不定都被大水沖得沒影兒了!

這可是價值幾千萬緡的金銀啊!居然就這樣沒有了……

而且那麽大的水是從哪兒漫過來的?這些日子淮河這邊沒有下多大的暴雨啊!怎麽就淹的沒邊沒影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