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現役武官制

章理和高堯康並轡走在通往靈州城的官道上,身後還有一大群天理教和靈州軍武官模樣的壯漢策馬跟隨。後面更是簇擁著大隊的鐵騎,真是威風凜凜。

官道兩旁都是金燦燦的稻田,靈州的農夫都戴著鬥笠在田中手割。看著他們的最高領主高堯康帶著鐵騎隊通過。這些曬得漆黑的農人們,全都大氣都不敢出一口。他們經過之處,無論男女,都一律向著官道彎腰鞠躬!

這樣的場面在大周共和國的鄉村,還有那個十三州合眾之國的鄉村,是根本不可想象的!

雖然大周共和國有大量的封建殘余,相對北宋在某些方面還存在倒退。但是大周的莊園主並不是封建領主。

他們擁有的僅僅是莊園的使用權——付出的代價是服兵役,對於下面的佃戶和雇農,是沒有任何封建權力的。

而且大周共和國的佃戶和雇農擁有暢通的上升道路,雖然不會一步登天變成“縣公安局長”,但是上升成為公民,或者進入大城市成為一個富裕平民,或者出海冒險搏一個富貴的機會還是非常多的。

另外,現在大周共和軍已經是冷熱兵器交替時代的軍隊了。在這個時代,騎士的地位開始下降,步兵的作用開始上升,而優秀的職業軍官變成了軍隊真正的核心。

所以大周共和國的軍事力量其實是以軍事學院出身的職業軍官(大部分出身騎士家庭)為核心,以步兵、炮兵為主力的。

在這種情況下,大周共和國的騎士已經不可能變成封建領主,而僅僅是富裕的小貴族農場主。

至於十三州合眾之國,雖然有國君,有貴族,但是絕不會有這種儼然的封建秩序,人家是資產階級自由化的!

但是在靈州這裏,經過二十多年的演變,一個封建騎士(武士)階級已經出現了!

出現這樣的情況並不奇怪,靈州本就是西夏故地,根本沒有什麽平等的概念。

外來的高氏政權又得外抗朝廷,內制西夏遺民。唯一能夠依靠的,就是追隨高俅到靈州安家落戶的猛士和西軍、河東軍的騎士。

所以在高俅時代,靈州騎士的地位和特權就遠遠超過界河騎士(後來的周國騎士)。等到高堯康即位後,為了安撫當時人心惶惶的靈州騎士集團,又不得不給予他們更多的特權和土地!

與此同時,靈州的府兵階層又因為跟隨高俅兵敗,元氣大傷(和騎士相比,府兵家庭的財富和規模都比較小,風險承受能力也就差了),漸漸消亡。

因此到了宣和六年的時候,靈州也和涼國一樣,建立起了以騎士為中堅的封建統治。

大約1000個騎士家族臣服於高氏政權,占有了靈州三分之二的土地,並且直接統治莊園內的民戶,代價則是承擔高氏政權的兵役。通過這1000個騎士家族,高氏政權可以隨時集中3000名以上的鐵甲騎兵和同樣數量的輔兵。

而余下的三分之一土地,則由高氏家族占有,所得用於維持高氏政權的日常開支。

在這樣一種體制下,靈州的勞動人民不用說了,當然淪為了類似農奴的存在……

農奴當然不能大模大樣的直視他們的主公高堯康了!

“天理子。”早就習慣高高在上的高堯康也不看那些向他行禮的農奴,只是和章理說話,“現在官家遷都長安,我作為臣下,自然該去朝見。順便探一下長安的情況,如果復古黨的那一套能在關中推行,那咱們就不可造次。如果關隴的豪強不服復古之法,鬧將起來,呵呵……”

“呵呵”的意思,當然不是什麽好事兒了。

在完成了向封建化的轉變後,靈州高氏政權也和西涼天理教政權一樣,都具有了較強的擴張性。

至於是追隨西宋尋找對外擴張的機會,還是以西宋為目標,就得看西宋復古的情況而論了。

章理點了點頭,“我讓鳳鳴山和你一起去,再帶上3000匹西極馬,以貢馬的名義而去。”

“好!事不宜遲,我馬上起身出發!”高堯康笑了笑,“且看他如何復古?”

……

就在章理和高堯康在西北靈州密會,商定對宋方略的時候。已經在長安府城內安頓下來的大宋官家趙桓,正背著手,在始建於唐末五代,現在已經非常破舊的城墻上踱著步子。

一個穿著紅色官袍的中年官員跟在他的身後,正滔滔不絕講述著什麽。

“……陛下,據臣所知,現在的復古黨人,是分為武學派和文學派的。武學一派,都是武學宮出身的武官,主張速行復古,強行分配關中土地。文學一派,則是以原本的復古六君子為首,都是文臣。他們主張緩行復古,不可強奪民田。兩派人物在出開封府西行的途中就開始爭吵,一路吵到此間。現在更是針鋒相對,真不知道會不會打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