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趙佶看上去能活好久啊

東宋宣和七年四月下旬,東南合眾會盟大會在江寧府正式召開。和幾個月前相比,東宋的基礎又有所擴大,不再是十三州府合眾,而是十八州府會盟。

這十八州府分別是江寧府、太平州、江州、常州、潤州、蘇州、秀州、湖州、杭州、越州、明州、揚州、楚州、福州、泉州、廣州、雷州、星州。

會盟州府增加的原因,主要是三個,一是南歸的童貫、王稟所部的官兵被大量安置在淮河南岸的楚州,成為類似於新周的軍事公民,使得楚州具有了成為合眾州的條件。

二是利國監的冶主們最終選擇在礦產資源豐富的太平州(馬鞍山市)落地生根。同時,從徐州附近地區遷出的瓷窯窯主選擇在江州景德鎮建立他們的商市。因此太平州和江州也成為了合眾州。

三是位於南洋的星州也派來了代表,參加合眾會盟。星州向來是南方海商的大據點,加入合眾會盟是理所當然的。只是因為距離太遠,所以沒有趕上去年的十三州合眾。不過到了今年,他們的代表團已經到達,當然要參加合眾會盟了。

不過東宋的實際控制區並不是只有這十八個州府。實際上淮河以南,荊湖以東,還有整個廣南東路,基本上都在忠於趙楷的軍事力量控制之下。

但是能有強大的工商或公民勢力可以進行自治,並且有資格參與東宋建國會盟的,卻只有十八個州府。

其余的各州府軍,基本上都只是被動接受東宋的統治,談不上參與會盟。

另外,這十八個合眾州府,也是東宋政權勢力較強的地方。從宣和六年底開始的第一輪東宋清田,也都集中在十八個合眾州府中的十七州府的地盤上(不包括星州)。

而這一輪的東宋清田和周國、西宋、荊楚的清田運動也有所不同。

首先是力度不能和它們相比,而且承認白契合法——只要有白契和初始的田契,就可以補辦合眾政府的田契。

所以被劃為官產的只有隱田。但是成為官產的隱田也不一定會改變實際使用者——其中位於七八個絲綢州的隱田(大多是桑田),允許使用者(主要是資本家)長租。只要支付較低的租金(按照稻田的標準支付),就可以用租用的形式繼續使用這些桑田。

而這些被登記成官田,可以有穩定的租金收入的土地,都將會劃入聯合儲備局的名下,成為儲備局發行紙幣的保證。

當然了,在淮南剛剛被大水淹過的楚州,在抗擊西宋的第一線的江州,在拱衛江寧府的太平州和潤州,在江寧府本地,沒收來的隱田中的大部分將會被分配給保衛東宋的軍人。包括東海王的嫡系陸軍和童貫、王稟帶來的敗軍,都可以得到田宅。

而授田的標準則比較低,按照步軍100畝、騎兵300畝、軍官500畝的標準授予。

和新周、西宋、荊楚的情況不同,東宋的國防並不是以陸軍為主的。東宋以水軍(海軍)立國,而水軍(海軍)的基礎又是沿海沿江的工商之民,土地兵役制並不適合他們。而且水軍(海軍)的專業化程度很高,更加依賴完全脫產的職業兵。

所以土地兵役制在東宋只是一個補充,募兵制才是主流(在新周的情況則相反)。因此,即便是授予了土地的軍戶兵將,也是可以領到一半軍餉的。

而在這些授田的兵將之外,十八個合眾州府還有自己的“州府軍”,除了楚州軍是授田兵外,其余州府的州府軍都是募兵。

另外,東宋的水軍則被統一於中央了。不再保留地方水軍,而是組成了統一的合眾海軍。

統一起來的海軍規模也大幅增長,從原先只有36艘沙船型炮船、一萬名水兵增加到了二百余艘大中型艦船(小船不計)和四萬水兵。

就人員和船只的數目而言,已經超過了北方的周國海軍,只是質量不能和後者相比。主要的弱點在於沒有大型軟帆戰列艦,至少目前還沒有開始設計建造。

而未來東宋海軍的主力艦艇是類似於後世所謂老閘船的,在“真理”級船體的基礎上開發的圓底或尖底、高幹舷、低上層的船體,加上三桅硬帆的火炮戰船。

而且船身使用了昂貴的柚木制成,還搭建了龍骨,非常堅固耐用。裝載火炮的數量達到了36門,完全可以進行艦隊炮戰。

這一型號的戰船是在“中原大戰”前,由宋朝的海路制置司船廠(設在京東商市)完成開發設計的。

首艦“京東”號則在位於上海的江南船廠建造,目前已經完工,進入了試航階段。

如果海試順利,未來將會建造30艘以上的“京東”型,使之和沙船型炮船一起,構成東宋海軍的主力。

而為了向匯聚到江寧府開會的十八州府代表展示東宋海軍的實力,嶄新的“京東”號戰船,現在就停泊在了江寧府城外的下關碼頭上。威風凜凜的供往來的客商和代表們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