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東宋,你要小心啊!(第2/3頁)

而西宋軍戶和槍大夫紛紛陷入困境的後果,則是一場新的中原大戰……因為西進政策受挫後,東進奪取富饒的東宋地盤,就成了唯一的選擇!

與此同時,西宋的“兄弟之邦”東宋,則滿心歡喜的迎來了一個大繁榮的時代。

繁榮的時代是由三個因素促成的,第一個當然是第二次中原大戰後的和平紅利——由於西宋的西擴和大周的華夏優先政策,東宋合眾國正處於其成立以來,周邊環境最為和睦的時代。

第二個因素則是鐵木真戰爭所刺激起來的北美大開發——這兩件事兒其實關系並不大,但是在大周共和國和其藩屬北美合眾國的共同推動下,一個以軍工產業為龍頭的北美東岸開發的熱潮還是出現了。而這個熱潮不僅為大周的工商業提供了巨大的機遇,同時也讓東宋的工商業共享了發展機遇。因為東宋工商業在北美東岸的投資,一樣可以享受北美合眾國的津貼政策。

第三個繁榮因素,則是由於新大陸的黃金、白銀、黃銅持續流入所造成的通貨膨脹帶來的。

物價的溫和上漲在大部分時候並不是讓人不快的,特別是東宋的本土核心地區的發達的工商業,明顯受益於這種程度的通貨膨脹。不僅工資顯著提升,而且鄉村地區也因為經濟作物種植面積的持續上升,人民變得越來越富庶。

大約從二三十年前開始,來自美洲的棉花開始在江南地區試種,並且取得了良好的收成。江南的紡織業也因此得到了一個新的發展機遇——不僅有了絲綢,而且還擁有了棉布。

除了棉花,油菜和甜菜也在這個提前出現的大航海時代傳入了中國。在東宋的土地上大量種植。食用油和糖的產量也因此大增,其中“江淮糖”還變成了繼絲綢、棉布、茶葉、鐵器之後,江南地區的五個重要的國際貿易商品。

隨著江南和江淮經濟的全面繁榮,東宋民眾的飲食結構也在過去的幾十年內發生了重大的改變,肉類和油脂的消費變得越來越多。

由於棉花、油菜、甜茶、桑樹、茶樹的大量種植,用於飼養牛羊的牧場的不斷開辟,江南和江淮用於種糧的耕地卻在不斷下降。

與此同時,大量的糧食又被用來喂養牲畜和家禽,以便為富裕起來的東宋民眾提供足夠的肉類。

所以占有了江淮和江南魚米之鄉的東宋,從合眾90年(1216年)開始,就從糧食輸出地區變成了糧食輸入地區。每年都必須從交趾、安南和占城等地輸入大量的稻米以滿足需求。

至於傳統的糧食輸入地福建,更是早在六十年前,就極度依賴交趾米的供養了。

另外,從暹羅輸入的木材,從南洋和小西洋輸入的香料,從大周本土(包括高麗和日本)輸入的藥材、毛皮、羊毛、黃銅、大豆、煤炭,從美洲和新宋輸入的金銀、花生、辣椒、煙草等等物品,都成為了繁榮的東宋經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也就是說,東宋的本土已經從自給自足的田園樂土,變成了一個龐大的國際殖民地貿易體系的一部分。

當然了,東宋不是苦哈哈的殖民地,而是享受著殖民地所提供的巨額財富的殖民者的本土。

這本來應該是件好事兒,可是東宋的合眾國體制卻有點不適應這個世界帝國了。

雖然後世也有一個世界帝國用了“合眾為國”的體制,但是那個合眾國在歷經一場傷亡慘重的內戰後,中央的權利已經得到了極大的擴張。

而東宋合眾國卻沒有經歷過這樣的內戰錘煉,所以依舊維持著合眾為國的建國理念。甚至還強化了“合眾制度”,在建國後的90余年中,其合眾州的數量從最開始的18個,一路上升到了50個。

而每一個合眾州都擁有極大的自治權,可以擁有民兵,可以制定一些法律,最要緊的是擁有獨立的財政體系,還可以對國家的關稅施加巨大的影響!

也就是說,東宋實際上是一個聯盟,每一個合眾州都可以將自己的利益置於合眾國的國家利益之上。

因此擁有強大實力的東宋合眾國很難將自己的國力充分發揚——這樣的情況和大周共和國的屬國北美合眾國非常相似。但是北美合眾國周圍沒有強敵,它甚至遠離自己的母國大周。所以沒有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權也不妨礙它的發展壯大。

可東宋的情況並非如此,這個國家始終處於極大的外患的壓迫之下。

在這種情況下,依舊采取合眾政體,就真的有點危險了。

而東宋合眾國最大的威脅並不是西宋帝國,因為東宋的商人合眾和西宋的那一套完全不相容。

所以東宋在面對西宋的幾次進攻時,各個合眾州都能團結一致。東宋的合眾政府自然有兵有錢,又擁有強大的長江水師,怎麽都不會輸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