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完工驗收(第2/2頁)

“陛下天命所歸,孔聖顯靈,昭告天下!”

李董的感覺越發地良好,腳步也有點飄,一邊走一邊看著四配十哲石像,光芒四散,太有神聖感了。

本來配享四聖,是在考慮要不要把顏回和孟子去掉的,後來皇帝拍板,承舊例,復聖聞一而知十,乃是智慧的象征,必須有。

當然這話正面理解其實也沒啥,但讀書人大多都不是傻逼,很顯然顏回沒問題,孟子就要考量了。

孟子的主張,讓做君王的都很蛋疼。

李董肯定也不例外,所以他沒有正面說亞聖滾粗文宣王廟,就是想等著小弟們主動分憂。

然而小弟們雖然一顆紅心向陛下,但也是有自己想法的。

於是山東士族商量了一下,只說孟子的“仁政”,其他的啥也不管。

因此復聖聖像基座上,刻了“知”,而亞聖聖像基座上,刻了“義”。為什麽沒有刻“仁”呢?因為給述聖孔伋了。

畢竟,孔子的孫子,肯定要比亞聖“仁”一點。

博弈嘛,總是有得有失,雖然亞聖聖像還是立了起來,但總算沒有搞個大新聞,讓李董多少也能接受。

十哲塑像雖然沒有孔聖四配那麽高大上,但每個塑像配一條經典語錄的形式,讓李董眼睛一亮。

搞意識形態嘛,表面工作肯定要做好,一定得有讓國內外人民群眾都認可的普世價值。

至於那些不認可的,很顯然,他們都是頑固的反唐份子。

不信普世價值的人,很危險,這時候,就需要唐軍亮個相,偶爾教做人。

李董站在子貢像前,然後念出了語錄:“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

“陛下英明!”

老孔上前,笑著說道。

“監丞張德,何其貼切也。”

李董指了指端木賜旁邊的語錄,“朕要重賞。”

孔祭酒頓時興趣缺缺,不是賞老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