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田地產出

井渠用抽水機和唧筒原理相同,不過比起老式唧筒,雖然張德給馬周準備的工具不如“礦工之友”,但勝在普及率高,且易維護和保養。

無花果膠和杜仲膠的使用,鐵制抽水機能夠將管徑做大,又粗又長,效果非常好。

除了井渠和河套河東地區的抗旱要求,張德也並非沒有別的考慮,比如雲夢澤一帶,圍圩造田是一個過程。袖珍型湖泊被幹掉後,形成了大片的濕地,濕地開發是另外一個過程。

為了保證將來大唐第一工地能夠維持良好的運轉,首要保障依然是食物,穩定的產出才是繼續擴大再生產的條件。

盡管中土的農耕體系很早就成熟,但帝國的運轉,也有著強大的慣性。比如說,農事活動上,並非是靠著自耕農的自覺和農業知識,而是帝國體制下農事官僚的指導。為什麽“勸課農桑”是官僚的一條考勤要點,也是這個原因。

農民如果僅僅是全靠經驗傳承,也只能在主糧上摸索出一條優選育種的方法。但食物並不豐富,同時畝產地下靠廣種提高產量的模式,使得農民無法大膽嘗試其它糧食為主糧,當然,技術也是一條鴻溝。

對老張這條工科狗來說,一千五百年後辣條這種東西都能賣出逼格的時代,食品工業才是這種玩法的堅強後盾。

而《齊民要術》則是南北朝的一個大膽嘗試微縮版,賈思勰畢竟是體制人員,江湖地位比泥腿子強了三條街。

抽水設備要用在雲夢澤的低地和濕地,除了水稻之外,還有澱粉類高產作物,其中一樣就是茨菇。

“清明沔州新田,增種多少?”

李奉誡拿著二月份的田冊,問沔州新上任的糧鋪档頭。

“兩萬畝,山水田都有。”

“當地農戶可有說道?”

“都督府的官吏倒是過來看過,本地人不曾有言語。偶有說起,也是一些譏誚之言。”

“嗯。”

合上田冊,李奉誡又道:“發芽新種是哪裏的?”

“漢陽那邊是揚州種,江夏是蘇州種。”

“記得錄入在冊。”

“郎君放心,小的醒的。”

別了之後,李奉誡騎馬去了一趟城西,路上瞧見了幾個安菩的夥伴,拿了二兩華潤金元過去,讓他們再招一批沒出路的安國同鄉。

到了梁豐縣男府邸,李奉誡跟張德說了說沔州新地的事情,張德給他倒了杯茶,點頭道:“不瞞你說,新出的面粉,填實了玻璃罐,密封之後,存上年余不成問題。”

以前小麥沒卵用,連窮講究的老夫子都對麥飯恨的牙癢癢,更何況是貴族。如無特殊原因,麥飯根本不會是貴族的飯食。像李董那種吃碗雕胡飯還要落兩滴眼淚感慨萬千的,才是正經統治階級。

然而現如今,小麥倒是緊俏,發面做的饅頭包子蛋糕面包,都是建立在磨面技術上的。連常吃冷淘的面條愛好者,如今也明白堿蒿子那是有大用的。

“哥哥的意思是……”

“茨菇揚州畝產是多少?”

“兩千斤。”

“漢陽地力勝揚州甚多。”張德咂了一口茶,“賈君鵬前年收過河北茨菇,一畝一千五百斤光景。為兄在滄州試制了一些茨菇粉,一畝地能出一百斤到兩百斤。”

“茨菇還能出粉?”

“能,不過遠不如芋艿。”

芋頭出粉極高,河東那破地方都能畝產兩千五百斤以上,張德最開始搜刮堿蒿子,也是為了能夠制堿然後沉澱出粉。這事情不是他琢磨的,是賈飛根據他祖宗的論述,實驗出來的。

賈思勰不是天才,是超級天才。

按照賈思勰的理論,為了防備災荒,家庭三十畝地只要有一兩畝地種芋頭,就能夠保證餓不死。

然而廣大人民群眾說了不上,賈思勰也說不了不算,雖然他是體制內的。

美中不足的是,賈思勰沒辦法讓芋頭變成芋頭粉,尤其是可以儲存的芋頭粉。

粗略的算過一筆帳,芋頭一畝地最少出粉也是三百斤。這档次,都比得上下田糜子的毛收入了。有些下下田,一畝地糜子產量才一百斤多點,全靠廣種才能維持。而只要掌握了正確的技術,餓不死人是沒問題的。

可惜怎麽種什麽時候種,農民們根本不懂,農事專家,大多都是地方主官的幕僚或者佐官,最次也是吏員。

農耕技術,從來都是官方性質的。

“哥哥,漢水兩岸,多有無人之地,若是拿下,倒是能穩賺不賠啊。”李奉誡心中算了一筆賬,按照這行情,如果只是種茨菇來吃,其實已經可以活人。但這是不夠的,因為種茨菇的難度比稻米收益差。

最大的難點在於,茨菇有沒有收成,不穩定。而水稻牛逼的地方在於,它在單位時間內的產出,是很穩定的,而且可以一茬又一茬的種,漢陽至少可以種兩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