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崇道(第2/2頁)

沒辦法,好用。盡管全國來說是地多人少的狀態,但楚地並非如此,耕地頗為碎片,因此能夠讓耕地連成一片,這對於減少糧食生產損耗,是相當有幫助的。

同時圍圩造田一般都在農忙之余操作,地方主官會額外支出一筆費用來運作。運作模式也是早有成例,一是拿未來造田成功後的田地作為抵押物,一個人頭可以減稅八十畝五十畝三十畝不等;二是地方大戶直接出錢出力,然後拿到一批新田的白契,所有權還是朝廷的,但使用權可以定一個指定用戶租賃。

長江流域的土地,除了鹽堿地,那麽怎麽種都不會虧本。黃州去年圍圩造田規模不大,不過也排了一個沼澤地的水,當年環沼澤地區就畝產稻米三石半。地力之肥,相當驚人。

也有下山的獠人向漢人學習,官府把人頭點清,造了花名冊,拿到地的獠人當年也要交四成的稅。

可即便交這麽多稅,獠人因為家庭關系不像漢人,更多時候是帶有原始社會狀態的集體性質或者奴隸制的一家獨大,於是組織的勞力,反而要比普通漢人家庭要高得多。

平攤到一個五百人的寨子上,一個男丁實際上承擔的土地耕作在一百五十畝以上。也就是說,一個獠人山寨,下山之後開辟的新田,能有七八萬畝。盡管這些新開田多是環沼澤或者就是排淤之後的沼澤地,但黃州當年農稅新增九萬多石。

而這個成例,並不是朝廷的指導政策,更沒有成條例,所以地方主官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調節。

於是有的縣令一口氣就“因地制宜”,多弄了幾千畝地在“獠人”身上。然後縣令家的“獠人”不但給朝廷上繳了四成稅,還往家裏拉了六成的收益。

老張這次去視察臨漳山以東,也是為了給漢陽城的官僚們順便謀點福利,而且是合法的福利。

視察完之後,張德便去拜訪“黃冠子”道長的洞府,這光景,觀裏幾個女郎正圍著冰鑒,吃冰鎮的冷飲消消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