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刀

巨野縣淪陷,朝廷沒有任何談判的意願,也不存在談判的可能。當巨野縣被“攻陷”的那一刻起,城內那些倒黴蛋,只有兩條路。

一是死戰到底,二是“乞降”。

但這次派出去平叛的行軍總管,卻是吏部尚書。

“乞降”?降個屁啊……

“臨危受命”的侯君集自從接了差事,就一直黑著臉。侯氏在東都投了多少錢,皇帝心裏沒點逼數?侯氏組織辣麽多場球賽,皇室就沒少人去看?這節骨眼上,讓侯君集帶著大軍跑去山東河南大殺一通,那還能落下好名聲?

外族恨他侯君集,那根本連個毛都傷不到,可自己還想著把山東河南人養肥,結果還沒見如何呢,上去就一刀,往後侯氏在河南道,基本可以告別自行車了。

“侯公,如今貴為六部坐堂上官,整飭吏治尤為要緊,怎會……怎會讓侯公前去河南平叛?這……說不通啊。”

“沒什麽說不通的,潞國公族人興旺,慢說東西兩京,便是北都南都,也是物業遍布資產豐碩。陛下雄才大略,又怎會容許再起隴西舊族故事?”

國公府的幕僚們也不是傻瓜,大致上的方向,還是能把握的。只是吃不太準皇帝心思和外朝風向,侯君集和文官的關系又極為糟糕,加上早先上任時,並沒有按照皇帝暗示的意思去做惡人,引起皇帝不快,也不是什麽稀奇的事情。

幕僚中有個年輕後生,約莫十八九歲,撲頭鑲著一塊江南青玉,拱拱手,沖幾位前輩行禮之後,這才對板著臉喝悶茶的侯君集道:“侯公,六部坐堂上官,武德朝時,或許的確金貴。但在貞觀朝,卻是大大不如的……”

此言一出,侯君集臉色一變,貞觀朝宰輔權力大減,帝王權力大增的原因在哪兒,他一清二楚。而且他更是當年攛掇謀劃導致眼下局面的人之一,“玄武門”一事,固然侯君集等人元謀功成,也的確加官進爵,但後遺症也相當的厲害。

君權增相權減,這也是貞觀一二三年水旱蝗災時,哪怕突厥、世家、武德功臣聯手鼓蕩,李世民能夠咬牙堅持下來的根本原因。

事情觸底反彈之後,本就強勢的君王,憑借幾無阻礙的權柄,可以說是橫行無忌。唯一能夠挑戰君權的勢力,居然不在體制內,而是體制外,這也是相當滑稽的現實。

房謀杜斷尉遲長孫,沒人可以制衡李世民,哪怕最擅諫言的魏征,也不過是看菜下碟,遇上“再起封建”“重修洛陽”等諸事,魏征半點屁用都沒有。

“九郎直言無妨。”

侯君集放下茶杯,看著這個年輕人。

“下走自東都反轉,和李涼州之子見過一回。結合直隸近畿風氣及河南道諸州縣現狀,下走大膽猜測,巨野淪陷一事,怕是有人故意給陛下難堪。”

“什麽?!”

一人驚呼,“拿一個上縣來給皇帝難堪?!”

“章九,此話不可亂講!”

章九微微點頭,卻並不急著反駁:“諸君且聽我一問:巨野縣,當真是上縣?其稅幾多,其賦幾何?”

眾人一愣,聰明的立刻反應過來,眉頭微皺但還是拂須點頭:“不錯,若以舊年考績,巨野縣丁口數十萬,的確是上縣。不過,若以稅賦論,怕還不如長安西市的一件鋪面。”

“早先崔氏發難,不過是外強中幹,為何?無非是不合時宜。可是,諸君煩請細細思量,若是崔氏徐州六房背後發難,怎會讓區區‘民團’得勢?如今徐州多有‘民團’號稱‘團結鄉兵’,開口‘忠君’閉口‘愛國’,實際如何,諸軍也是知道的。”

“崔弘道有個女郎,人在沔州,此事,還是大公子告知侯公,這才讓我等知曉。”

侯文定跟張德私交極好,而且為人耿直,全然不似侯君集這般野心狡猾。君子憑心相交,反倒是讓侯君集得到不少不為人知的消息。

“徐州‘民團’中,最為善戰者,姓張名松海。”

一條條一個個抽絲剝繭,放置出來,頓時讓人浮想聯翩。

有人下意識地問道:“莫非是鄒國公……”

“不會,鄒國公到底還是駙馬。”

“九郎,還是直說你心中所斷。”

章九微微點頭,然後看著侯君集:“侯公,事情跟腳,還是在‘厘金’一事上。陛下欲值百抽一,卻又不願以‘商稅’之名,免得為人攻訐‘與民爭利’。此事原本想來,不過是讓商人損些厲害。只是如今商號,卻同舊年大不相同。傷一而損百,比比皆是。”

“不錯,巨野縣人結商成團,多以名望響亮者為尊,再向鄰縣友朋巨富借債。又因楊續、鄭王緣故,和兩京權貴,也能略有勾連。白溝又是進洛幹渠,本來也是豪富根基,只是這一回,卻是差了太多。”

“此間厲害還不止於此,巨野縣多農戶,而這些農戶,多為山東士族所屬。大者十余萬畝,小者三五千畝。不拘崔盧王鄭諸等……”有個中年文士說到這裏,突然愣了一下,“莫非有人要借刀殺人?”